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到2010年底,我国已颁布现行有效的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1年1月24日上午,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正式开始实施 ,但“西部开发”并非中国之“专利” ,很多国家都有“西部开发”史。所以 ,借鉴国外成功之经验 ,吸取国外失败之教训 ,将会使我国的“西部开发”顺利进行 ,少走弯路。通过比较中外“西部开发”之措施 ,作者发现 ,私权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利用"线人"提供情报来破案和抓获犯罪嫌疑人已不是个别现象,"线人"与卧底警探以及其他特情人员共同构成了侦查机关迅捷有效的犯罪情报网络.但由于"线人"立法上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目前"线人"的使用存在严重的失范现象,"线人"侦查中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我国"线人"的实践经验,借鉴外国立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线人"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地区曾经为共和国的工业基础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随着经济进入转型时期,资源型地区遭遇了资源储备不足,产业的刚性化和单一化,资源经济转型方面立法缺失,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因素的阻滞,陷入了经济转型的困境中.欲破解其困境,有必要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做出分析,提出解决经济转型的对策与出路.  相似文献   
5.
吕志祥 《河北法学》2006,24(10):73-76
在近年的"两会"上,部分政协委员分析了"人民币"名称的缺陷并提出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元"的合理性.但他们多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或只是感性地提出这一问题,从法律角度比较系统地探讨这一问题的还不多见.从民法、商法、经济法、法经济学、法人类学等视角审视了"人民币"改称"中元"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法律视野中“线人”的制度缺失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法律视野中的"线人"已成为打击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的有力武器。在个别地区,"线人"的人数甚至要多于侦查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且还出现了"专职耳目"和"职业线人"。但由于"线人"制度的缺失,我国目前"线人"的使用存在严重的失范现象,"线人"侦查中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难题。总结我国"线人"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线人"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由于我国学界对民间组织的界定不够准确,没有真正认识民间组织独立性、中介件的本质,以及设立和登记中的严格主义等导致众多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民间组织缺乏良好的环境,遭遇存在与发展上的法律困境.欲破解民间组织的法律斟境,就有必要对民间组织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学自本世纪初在德国产生以来,已经80年了,然而经济法之边缘即经济法学的研究范围仍很不清晰。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环境法、劳动法之界限有待进一步廓清。事实上,经济法的边缘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密切相关,如能准确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边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遗憾的是,学界对经济法之调整对象,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内外经济关系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纵向经济关系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外“西部开发”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借助私权制度,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市民社会及市民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市民社会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中国西部开发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型塑中国及其西部地区的市民社会,必须完善中国的私权制度,以充分激励、发挥市民社会及市民在西部开发申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论信用及信用体系的现代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民族素来以诚信著称。然而在历史的变迁中 ,今日中国却陷入了信用危机中。本文面对这一现实 ,浅析了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信用危机造成的危害 ,并从建立信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企业自律和加强道德教育几个方面论述了信用体系的现代构建。作者以为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信用体系 ,才能使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