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课堂,是教师通过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利用课堂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明确提出,“先生不应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入世之后四川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和重大变动,必然会使农村劳动力重新配置和加速转移。这一影响过程中将产生长期的就业效应和短期的就业替代效应。虽然未来20年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保持一种平衡的下降势头,但在21世纪初加入WTO过渡期内,要解决已经积累起来的现存农村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必须在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制度安排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劳务经济。系统分析和研究四川劳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实现形式和途径,作用和贡献率,措施和对策,对进一步促进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是农业社会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体。由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公用事业、服务业等众多的部门组成,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就是国民经济的总称。所谓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是指国民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根本,应有两点含义:(1)没有了它,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建立;(2)没有了它,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些部门以另一些部门的存在为前提和发展条件。从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