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人们已不再认为竞争仅仅是同资本主义相连接的同义语,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竞争。为了说明竞争与青年工作的关系,有必要对竞争的实质及共作用作客观的分析和探讨。一、竞争的实质 1.竞争的含义。《辞海》上说:“竞争就是互相争胜”;《辞源》解释为:“二人以上有共同之目的,互欲得胜利之勤奋作用……彼此各尽全力以图进步,相匡助不相侵害,养成正大坚强互争优胜之美风。”两者综一,竞争就是互争优胜。凡通过某种较量,而分出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社会公正”是制约和影响青年发展的价值整合的重要原因。文章着重分析了“社会不公”影响青年发展价值观整合的不良后果:相对剥夺感增殖,动力源短缺;偶像权威贬值,政治张力膨胀;社会认同感减弱,虚无主义抬头;道德定向选择产生错位,假性认知得以强化。文章最后就构建“社会公正”问题的总体轮廓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分析青年学研究的历史,有必要将其研究过程作一科学分段。划分研究阶段由于其依据不同,必然会产生出多种划分法,必然会产生阶段时间的矛盾来。比如:有的同志是以中国革命的若干历史时期作为青年研究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将中国青年研究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15年——1927年;第二时期:从1927年——1949年9月;第三时期:从1949年——1978年,第四时期:从1979年——现在”。这种划分法固然有同时代紧密相连的好处,但笔  相似文献   
4.
人的社会行为按其动机与表象是否同一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自行为主体内心自愿而采取的行动,意愿与角色要求同一,动机与行为表象同一,反映的是一种真实性行为。另一类出自某种压力或要求而产生的内在动机与行为表象的暂时同一,或暂时的分离,反映的是一种虚假性行为。根据不同条件和情境,真实性与虚假性是可以彼此互相转化的。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不同类型的行为中,两性转化的手段、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果说从个体而言,转化的过程一般需经历无意识——意识——自觉意识三个阶段,才能最后定型;如果从整体而言,则需经历个体的转化——局部的转化——全体的转化三个阶段。虚假性行为的产生既有个体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意识方面的原因。纵观行为科学研究方面的论  相似文献   
5.
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震动。心态,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反映,对社会改革也必然作出迅速的“反馈”。 (一)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青年的心态总的来说是从封闭稳定型向开放变动型转变。几度春秋,几经惆怅。“两极”分离,“两道”拥挤,“两化”升温,“两型”转体,清楚地建构出当代青年政治、择业,交往、婚恋心态的整体模型。当代青年的政治心态随时代变革而全面震颤,他们的政治意识明显演裂成两个极端——高涨与滑坡。毛泽东重新走进青年的精神世界。回首往事,毛泽东这个名字对于这一代青年学生来说显得既熟悉又陌生。他们从父兄的谈论中,一百遍、一千遍地听说了这个名字。他的丰功伟绩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灌输于青年头脑中。改革时代的政治风雨冲淡了毛泽东的画面,对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青年的逆反心理强增?为什么青年思想上的“抗药性”增生?探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方法有问题。我们的教育方法强调灌输的成分太多,这种方式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青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政治实体,是教育和社会化过程的对象和主体,忽视了一切外界的教育影响,最终要通过唤起内在的自我教育来实现。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按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形式,可划分为两类,自我教育和社会(外界)教育。社会教育是指外界对社会成员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