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9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与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合资建立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的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这家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配餐设备、技术和管理,提供达到国际水平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食品,改变了中国飞机餐“面包夹香肠”的落后面貌,不仅为目前在首都机场起落的绝大多数国内外航空公司的飞机供餐,并承接了所有访华外国元首专机和中国领导人出访专机的配餐业务。 香港美心集团总经理伍沾德先生和她的女儿伍淑清,是到中国内地投资的第一家港商。谈到在内地创办全国第一家合资企业的情景,回顾18年来为了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奔波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经历,她感到十分自豪。 投资内地第一人 1980年5月1日,伍淑清协助  相似文献   
2.
保险公司本是专门承担风险的金融机构,如今自己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作为保险公司最大险种的机动车辆保险(简称机动车险)红灯闪烁,急需社会为其提供“保险”。  相似文献   
3.
这是1989年发生在北京的两个招工镜头: 一家中外合资宾馆计划招收200名员工,报名的男女青年竟有23000人之多,成了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其竞争之激烈胜过考大学几十倍。 尽管女青年找工作越来越困难,但一家国营大棉纺织厂到劳务市场两次挂牌招工,100人的名额只招到2个人。城里的姑娘招不来,只得去山沟里找农村姑娘。 两个镜头映照出一个反差:今日北京青年的择业观念与社会的现实需要越离越远!  相似文献   
4.
为了支持企业克服暂时困难或发展社会急需的产品,国家税务部门对一些企业实行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北京市每年减免税款二亿多元,全国的减免税每年达几十亿元之多。这实际上是国家拿出的一大笔投资。用好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用不好,等于国家白拿出了一大笔钱。 目前的问题是,一些地区的税务部门只管审批减免税而不管减免税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1996年,北京再次成为国内外舆论瞩目的焦点。 陈希同严重违纪和王宝森经济犯罪案件发生后,许多人都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陈希同、王宝森的问题能否一查到底? 陈、王案牵扯到的一些人将如何处治? 北京市的反腐败斗争如何进行下去? 这一系列问题如同竖立在首都上空的一支风标,善良的人们关注它;心怀叵测的人窥视它,人们搜寻着它的踪迹,试图从中瞭望中国反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200多家工厂不仅共有一个无形的“机修车间”,而且共有一个机修配件仓库,同时还拥有一个变压器托管所和一个数显技术服务中心。也就是说,北京市已初步实现了机械设备维修和备件储备的社会化,对各单位的配电变器实行了统一管理和维修。在行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件,而是一项减轻企业负担、方便企业生产、涉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十分有助于企业从“小而全”、“大而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国家有关部门认为,北京通过这项体制上的改革,已在实现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方面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他们的做  相似文献   
7.
公元1045年,岁的范仲淹辞去安抚职务,到邓州做了知州第二年9月,邓州新状元贾黯回乡省亲,范仲淹请教为官之道范仲淹对贾黯说:官在大小,都要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为官清正,洁奉公。如果一心光爬上高位,不用欺诈段是不行的。你是一有志之士,我愿送“不欺”二字作座右铭就在这个月的14  相似文献   
8.
首钢,这个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曾经谱写过光彩夺目篇章的大型国有企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历程。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这里诞生;世界高炉喷煤粉技术在这里首创;全国冶金行业首先在这里向“大锅饭”体制发起挑战……。首钢,曾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 今天,拥有北京产业工人的1/6和360亿元年销售收入的首钢,依然  相似文献   
9.
列车和着晨钟的声音,从南国羊城投入到京华的怀抱。车刚一停稳,提箱挎包的旅客们便挤出了四十八次列车车厢,汇入出站的通道。身穿灰色制服的北京工商管理所的十几位检查员,用锐利的目光注视着涌来的人流。 一个手拎提包、穿着入时的年轻人引起了调查员王建华的注意。小王拦住他,让他打开提包接受检查。年轻人不情愿地照办了,几件散发着霉味的进口旧服装和一盘录像带露了出来。“拿着东西,跟我来。”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当改革的序幕在中华大地刚刚拉开的时候,作家蒋子龙在小说《乔广长上任记》中塑造的乔光朴的艺术形象,曾打动了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