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其勇 《学理论》2009,(19):74-76
苏童是苏州人,在苏州出生,生长到18岁才离开苏州北上北京求学,苏州对于青少年时期的苏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时期就热衷于从事文学创作的苏童,在写作时就自然会将文学的触角伸向自己所熟知的青少年时期生活,因此苏童的作品中有很多故事是写南方的、写苏州的。苏州对于苏州籍的作家苏童来说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孙其勇  沈玉娴  倪赟  汤易 《世纪桥》2009,(19):95-96
苏州吴文化源远流长,吴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对苏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苏州地方高校每年毕业的学生,主要就业面是苏州地区,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吴文化知识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在苏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为大学生今后尽快融入苏州当地人的文化圈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孙其勇 《世纪桥》2009,(24):31-33
苏童的小说内容和场景总是离不开故乡苏州,在作品中经常将青少年时期的看到的场景写入作品,将作品打上苏州地域的烙印,苏州的老街、苏州的内河、苏州的水以及游走在街头的市侩的小市民们,在苏童的笔下,都作为特有的苏州地域特色的风景呈现出来,展现苏州古城迷人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4.
苏童的小说内容和场景总是离不开故乡苏州,在作品中经常将青少年时期的看到的场景写入作品,将作品打上苏州地域的烙印,苏州的老街、苏州的内河、苏州的水以及游走在街头的市侩的小市民们,在苏童的笔下,都作为特有的苏州地域特色的风景呈现出来,展现苏州古城迷人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5.
孙其勇 《学理论》2009,(14):128-129
苏州对作家苏童的影响,已不仅仅停留在苏童是苏州人、曾经生活在苏州的这一外在的层面上了。苏州这个江南小城,已经深入到苏童的精神层面,影响到苏童长期的文学创作。苏童在20余年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他以苏州的人文景观作为文学创作的蓝本,逐渐形成了苏童特色的文学语言和文学叙述风格,形成了苏童笔下特有的具有江南风味的、有苏州特色的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以及枫杨树乡村系列的小说。  相似文献   
6.
孙其勇 《学理论》2010,(26):121-122
行政公文中的通知,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行文的规则、注意事项、使用要求很多,往往不容易掌握,特别是对批转、转发、印发类通知容易混淆,认识不清。由于"批转"、"转发"、"印发"三者词意和作用接近,常出现混用现象,影响了此类通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阐述了"批转"、"转发"、"印发"三者的关系及区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