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贾妍春  孙卫芳 《学理论》2009,(29):182-183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角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出路,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思考,力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效性方面能有所突破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基于党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的迫切需要,工人阶级对科学和先进理论的急切渴望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创办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开办各种形式的工人补习组织和派遣党团员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发动等措施与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壮大了党组织的力量,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但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仍然存在着工作对象过于单一、传播内容不够系统、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可圈可点.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掀起了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并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性;在党内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在党外通过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实现乌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性;注重结合党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类对象的特点进行理论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回溯历史,总结经验,对于目前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立足边区实际,使广大雇工在拥有广泛的经济权益、行使真实的政治权益的同时,切实享受到各项社会权益,极大地提高了雇工的政治地位、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民主政权。深入探讨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雇工权益保障的政策与实践,总结得和失,可以为当前切实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工人权益和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孙卫芳 《前沿》2004,(10):39-4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海外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先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点 ,进而讨论对外直接投资的“瓶颈”问题 ,最后笔者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孙卫芳 《前沿》2009,(11):99-103
解放战争时期,在经济、政治因素和复杂的斗争形势共同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进一步发展并趋于完善,创造性地建立了劳资兼顾的合作分红制度,制定了劳资双赢的争议处理办法,并积极探索劳资协商的民主管理形式。这一时期党的"劳资两利"政策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是坚持人民根本利益至上的原则,以此作为党的"劳资两利"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最高标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和谐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和处理近代中国的劳资关系;坚持政治领导与法制建设并重的原则,努力地把劳资关系的重构纳入有序和合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孙卫芳 《前沿》2003,4(8):105-108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利用和限制民族工商业方针更多的是策略性考虑 ,他更倾向于在这一方针的实施中逐步改造民族工商业。所以 ,毛泽东在提出利用和限制方针中已经酝酿着改造民族工商业的思想 ,同时 ,他主张在利用和限制中为全面改造民族工商业准备条件 ,并把改造的思想部分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孙卫芳 《桂海论丛》2010,26(1):15-18
邓小平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积极推动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理论,以贴近大众的形式推介理论,以服务人民的目标创新理论,努力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理论财富和精神支持,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从邓小平的探索与实践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对于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高职生,积极探索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交融式、分层式、开放式实现路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