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3.
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腐败感知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得到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共同关注,研究如何将政府反腐败成果转化为公众对政府清廉环境的正面认识。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并不必然降低公众对政府的腐败感知水平。研究利用广东省GZ市和JY市两地级市市委书记被调查的契机,结合2014年广东省清廉指数调查的主观数据,进行了一个探究腐败感知度影响因素的准实验研究。通过倾向值匹配发现,在短期内,反腐败力度加大不仅不会降低公众的腐败感知水平,反而导致公众腐败感知水平平均2.3分(范围0-100)的增幅感知水平。该发现在理论层面增进了人们对腐败感知影响因素的知识积累,回应了公共管理学的经典问题:绩效产出与绩效结果之间是何种关系。同时,在现实层面,则回应了外交部与透明国际关于中国2014年清廉指数得分下降、排名骤跌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大数据在政府治理领域的应用已有诸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鉴治理理论和数字治理理论的一般知识,本文发展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分析框架,应用到国外政府部门大数据实践中,总结出大数据在政府治理中的五种模式:服务于政府内部政策制定与执行;旨在优化市场监管;助力PPP模式;对社会组织的引导与合作;促进公民参与。然而,本文发现大数据在国外政府部门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文章指出我国政府在今后的大数据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大数据开发的主体体系构建、数据开放与共享、数据开发与个体隐私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