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9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党召开了十四届五中全会。今后15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关系到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重要时期。我们正处在伟大时代的关阐时刻,有不可多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认清这个伟大时代的关键时刻的历史使命,是各级党政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一、和平发展时拍的历史使命从国际上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未来一段…  相似文献   
2.
尹继佐 《廉政瞭望》2003,(11):26-27
能力时代的人力资本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德勤公司在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跟踪调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调查题目:什么是企业领导人最为头痛、夜不能眠的事情?结果排在最前面的三项依次是: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如何留住主要雇员?如何开发现有员工的技能?可见,以能力为指向的人力资本积聚和开发是管理者面临的头等挑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如果不能彻底摆脱贫困,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不会有吸引力的。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生产力标准,我们的社会主义,就公变成抽象的、空洞的一些原则. 能不能注重发展生产力,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最终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样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给人类能力的释放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提出了“世界进入能力主义时代”新命题,并阐述了构筑中国特色的“能力主义”及能力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基尼系数已被泛引用来反映说明社会的财富差距与收入不公。人们甚至将基尼系数的社会差异指示性无限放大。但事实上,我们在引用基尼系数的同时,要科学认识基尼系数本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以外来务工者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已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主要城市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上海为例,上海户籍人口为1370万,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已接近500万,并且增加趋势还在加快,到2008年前后就有可能达到居民人口的一半。他们已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缺的力量,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无法忽视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确保流入地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来看,还是从不久后,外来务工人员将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以外来务工者为主体的流动人口都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对象。但目前,外来务工者组织化程度低,政府对他们缺乏信息的掌握,他们也缺乏与政府的联系渠道,给管理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企业家阶层,而且需要职业的工会活动家。工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群众组织,是广大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改革进程中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利益关系的多元化,致使“维护”、“协调”应作为当前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作为工会服务于大局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从学说到实践,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践,都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必然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必然要根据新的实践使科学  相似文献   
10.
我们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除了缅怀他的不朽功勋,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此,要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毛泽东著作同学习邓小平著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