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首先对高校财务管理进行了定位,认为学校资金不是本金,而是基金,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接着分别对高校的筹资、投资及其日常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潘泽泉  岳敏 《学习论坛》2009,25(10):69-72
城市贫困是制约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贫困过程既是一个市场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性建构的过程,现代化的话语实践与发展悖论、差异性、非均衡性的城市发展逻辑,带来了城市贫困的社会建构和再生产.寻求新型的扶贫制度,实现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实现非正规就业的合法性转变,实现从基本救助到多元化的综合救助、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以社区作为基本的扶贫单位等是解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岳敏  李明 《传承》2011,(28):38-39,4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土地是农业生产之根本,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研究如何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邹平县码头镇利用农村土地的现实状况和有效经验,为我国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科学技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古代中国成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反过来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时代背景和文明的传承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的解读:现代社会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新  岳敏 《学理论》2009,(27):155-156
现代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从经济、法制、社会等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现代社会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充分认识现代社会的时空特征、文化特征和身体特征,了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时空、文化和身体等方面的转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性和现代社会,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环境,制定可行的政策策略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绵羊进行性肺炎(Qvine progressive pneumonia, OPP)是绵羊机体具有进行性衰竭,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炎,纵膈淋巴结肿大症状的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梅迪(Maedi)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有致癌作用。 本病1930年首先发现于冰岛,目前荷兰、挪威、印度、英国、美国、法国等均有此病发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yibT基因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鼠伤寒沙门菌CVCC541的yibT基因缺失株CVCC541ΔyibT,同时利用表达质粒pET28a构建yibT缺失株的基因回补株CVCC541ΔyibT/pyibT,研究野生株、缺失株、回补株之间的生长特性、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生物膜形成和应激环境抵抗力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yibT基因缺失株CVCC541ΔyibT及其回补株CVCC541ΔyibT/pyibT,yibT基因的缺失不影响细菌的生化特性,该缺失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但其生长特性较野生株及其回补株显著减缓,生物膜形成能力相较于野生株及其回补株有所减弱,缺失株在热应激环境以及正丁醇压力下表现出更强的耐受力。综上所述,yibT基因的缺失会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生长特性、生物膜形成、应激环境抵抗力和细菌形态等生物学特性,并且yibT基因可能影响鼠伤寒沙门菌菌膜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8.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是当代较有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之一,用它可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我国社会的非正式群体是我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重要现象是感情常在;日本社会一族郎党集团也构成了整个日本社会,其中的重要现象则是人走茶凉。本文指出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可以对我国的感情常在与日本的人走茶凉进行试比较,从崭新的视角探讨中日社会的结构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