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超越维度作为哲学的本质属性,构成了理解和诠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的维度。哲学的超越性问题内在蕴含着实践、自由和信仰这三个基本问题域。马克思哲学的超越在《资本论》这一光辉著作中得到了完美地展现。通过对《资本论》的文本学解读,可以更加明确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核心内容和本真精神。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科学普及"模式的科学传播,是一种以理论优位为核心的科学传播模式,传播者将科学视为纯粹的知识,而将受众视为千人一面的整体。20世纪末,英国学者对科学普及的弊端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替代性的"公众理解科学"方案,强调公众与科学的关系的本质在于理解科学。这一模式,依然将科学视作一种知识,而理解科学的目的依然仅仅是知晓科学知识。随着实践论科学哲学的兴起,实践论本身包含了对科学传播新的理解,以及在实践思想下,公众在科学实践中所处的地位的思考。实践论科学哲学认为,公众在科学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形塑科学的重要角色;在科学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在其转译过程中积极地参与了进来。从而为重塑和建构实践论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传播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战线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好形势。对此,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是明确的,但是还有一些同志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如对当前财政经济上存在的困难估计过于严重,对经济建设的发展前途缺乏坚定的信念,对工农业生产将出现的大发展没有思想准备,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过急过高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识呢?原因是多方而的,但看问题的思想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