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1995年8月5日,上级通知我有一位英国女士要见我。我很纳闷。我并不认识英国朋友,是谁呢?匆匆赶往宾馆,见到一位老人,说着一口山西口音的普通话,细看,不是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而是地道的中国人。接待的同志告诉我,她叫李效黎,是林迈可的夫人。林迈可,那不是抗战期间在延安工作过的国际友人、被  相似文献   
2.
宝塔山,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 从1936年到1948年13年间,这里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总后方。人民共和国的大厦在这里奠基,毛泽东思想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里形成,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这里孕育、诞生…… 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就致电延安人民,勉励他们发扬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他还亲自派人为延安送去了车床和医疗设备,用无限深情回报用乳汁养育了中国革命的延安人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江泽民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就来到延安考察,并由此在全国上下兴起新的一轮学习延安精神、关心延安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初冬,我们来到黄河故道的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陵园肃穆典雅的陵前,三三两两的人们站在这里,没有喧哗,只有静思……白色大理石的屏壁上,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金色大字熠熠闪光.墓旁不知谁放着两捧姹紫嫣红的花束,似乎还沾着朝露,在渐渐泛黄的泡桐、松柏中显得那样鲜艳,有一队武警战士来到墓前祭奠.我们心中一震,焦裕禄离世已37年,但后来者仍然如此怀念他、崇敬他,他如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