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常凤亮 《传承》2012,(12):20-21
从当前中国国情出发,与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由城市到农村。具体来讲,可先在高校试点,然后推广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然后扩展到所有城市,最后扩展到农村,推向全国。  相似文献   
2.
":民间智库"在特性上具有"非官方性",却又最终服务于政府决策。"民间智库"在组织形式上,分成作为"法人实体"的和作为松散群(个)体的两种。"民间智库"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来源于民间智力的,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某方面有专研的;为政府或客户提供决策服务的,或获得法人实体地位,或自由松散组合的"智力来源"。  相似文献   
3.
常凤亮 《学理论》2013,(23):23-24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四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后者包含前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劳动者"、"建设者"和两种"爱国者",一层比一层更广泛。  相似文献   
4.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于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持续的、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斗争,比较集中的有四次:1967年的"二月抗争";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思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以及1976年的"四五"运动.这四次抗争均有可能成为结束内乱的契机,但均未完成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使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对毛泽东主观方面的原因争历史的客观原因,特别是竞争国家领导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作粗浅分析.科学地总结"四次抗争"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国当前的民主法制建设.有助于社会主艾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