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提高执法检查监督实效的思考张文麒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的一种人大行使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使执法检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比的轨道。几年来。执法检查在人大...  相似文献   
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今天,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政治领域内,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如何当家做主?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解体给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做主权力的根本途径,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实践呼唤政治必须法治化。  一、我国社会主义50年的实践和探索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建国前夕制定…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转型时期的人大法律监督□张文麒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历史时期。在新旧交替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新旧衔接出现漏洞,经济管理出现“空档”,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甚至在某些方面发生失控现象。因而,对经济活动和社...  相似文献   
4.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一个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人们的观念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而且有些变化是带根本性的。这些变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是正效应。有的是负效应。为了防止或减少某些变化的负效应,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证和约束作用,排除一切干扰,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文就经济体制变型期的法制建设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邦宪法强调 ,任何权力必须公正行使 ,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必须听取他的意见。这是普通法的自然公正原则。在司法领域 ,这个原则表现为法官判案时必须听取双方意见 ,不能偏听一面之词 ;在行政领域 ,这个原则表现为行政机关的决定对当事人有不利影响时 ,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不能片面认定事实 ,剥夺对方的辩护权利 ;在立法领域 ,这个原则表现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对当事人有不利影响时 ,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广泛收集信息 ,使制定的法律更为公正、合理 ;同时 ,对政府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 ,被法律…  相似文献   
6.
论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为□张文麒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1996年2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会上提出的,并作为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经同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行政机关进行活动必须由国会(地方称议会)授予权力、授予经费,授予政府活动经费的法律是预算法。人们通常把预算解释为公共财政的管理计划,它决定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使用多少经费,能够取得多少收入,确定政府经费的来源和用途。美国学者认为,政府的经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取法,取多少;如何用法,用多少,必须由选民同意,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选民是否同意,通常表现为它的代表机关是否同意。所以,财政预算包括收税、借款、支出等都必须由国会(议会)决定,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国会(议会)正是凭借这个决定财政预算的权力对行政…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人大自身建设张文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必将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首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得到完善。地方人大是人民代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专栏按市场经济要求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张文麒紧紧抓住市场经济提供的机遇瞄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目标把着眼点放在强化监督机制上正确处理执政党领导国家事务与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事的关系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党的这一主张及时地变成了国家意志,并通过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随着宪法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在我国得到重大发展。经济的这一举措对上层建筑有什么影响?对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主政治建设又有什么影响?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