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官场"潜规则"在中国日益盛行、泛滥猖獗,激发了群众不满和社会担忧。作为政治瘟疫,官场"潜规则"与我党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它败坏党风、毒害民风,使政治民主进程受损、政策法律贯彻不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党的执政安全,需全党高度警惕并采取强力措施进行抵制。  相似文献   
2.
张洪萍 《求实》2003,2(12):43-45
党的十六大从战略的高度 ,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目标。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完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 ,增强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 ,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之源,主要有两方面:从理论角度看,其发源于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的新发现,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理论依据,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揭示了执政包容性的主题、主旨、基本原则以及历史和现实条件;从实践角度看,可以追寻到列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实践,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现实源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践,采取间接过渡的形式、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引入市场关系、利用资本主义等治国理政的方略,既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也促使无产阶级执政党执政的方略、理念、路径、视野更加体现出包容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又是执政党.从现代政党政治的本质内容、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规定、执政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等方面考察,坚持党的政治阶级性是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需要;扩大党的政治包容性又是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权的需要,二者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整个实践之中.坚持阶级性,扩大包容性,不因包容性否定阶级性,也不因阶级性而排斥包容性,刚柔相济,固本包容,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