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方政治思想史,或称政治学说史,在政治学这一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西方基本政治理念的发展演变,了解人类对政治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加强我们的理论基础。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发掘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也要批判地借鉴和汲取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在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首先,祝贺天津政治学会顺利换届选举,我们又有了新的班子。我相信此次换届会进一步推动天津政治学科迈向新的台阶。刚才高老师①提到我的名字,其实天津政治学会真正的创始人不是我,而是南开大学的王赣愚教授。王先生是解放前南开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专业的毕业生②。天津政治学会所以能够建立起来,王先生是出了很大力量的。在王先生的扶持下,我们几个人才能把天津政治学会建立起来,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所以,我们要是感谢的话应该感谢王老先  相似文献   
3.
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已经恢复 2 0年了 ,这是我们社会科学界 ,特别是政治学界值得庆幸的事情。这 2 0年政治学虽然也经历了坎坷、波折 ,总的来说还是逐步发展壮大的。他的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大量事实证明 ,2 0年来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经过政治学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尽管还有许多不足 ,甚至有的地方还很幼稚 ,但总算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政治学 ,将进入新的百年。在新的百年中 ,人类社会必将有新的突飞猛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将有耀人耳目的巨大…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在高三设立《政治常识》课根据中央关于政治课改革的精神,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三设立《政治常识》课,这是非常必要的,是适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因为到高三时,大部分学生都到了十七八岁的年龄,他们即将或已经成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了。此时,他们知识的积累也  相似文献   
5.
中西两种不同的政治思想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思想具有阶级性与社会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与交汇性等特征。中西两种不同的政治思想体系,思维形态不同,侧重点不同,发展轨迹不同,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中国政治思想传统,准确认识西方政治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人民拒绝西方自由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有着多种原因。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自由观强调的是一种我行我素、不要任何公权力干涉的自由,它和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有着根本的差异。同时,由于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在中国缺乏文化基因,因而从来没有作为建构国家制度的方案被中国人民接受而破产。相反,大同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为中国人民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7.
政治学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中西方的政治学的着重点也有所不同。政治学作为独立的专门学科,一般说是从西方开始的,西方政治学经过古希腊、中世纪以及近代的发展,到19世纪后期,形成了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框架。总体上而言,西方政治学注重制度建设问题。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政治与政治学,并且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但在古代中国并未将政治学作为一个专门独立的学科。一开始,中国有体系的独立的政治学是按照西方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在当代,中国政治学要坚持马列主义,防止两个教条,准确认识西方成果和中国的传统,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治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的世纪。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完满地度过了“补课”的 2 0年。在激情热烈地举办了各种庆典之后 ,人们正在冷静下来思考下一步 :我们的学科在新的世纪里如何适应时代要求而有所进步和发展 ?中外政治思想 (学说 )史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治学理论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包括对中国、西方和其他各民族的政治思想 (学说 )的研究。这门学科揭示了各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各时期认识政治现象和解决政治问题的各种思想、观点、学说和策略、方法等 ,体现了政治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它的核心问题也如政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