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华人(或亚洲人)与印第安人是否具有血缘关系,慧深和尚行迹所到的“扶桑”是否今天的墨西哥等问题,学术界还在探索,论证,还缺乏令公众一致信服的证据。但是,中国与拉丁美洲之间自16世纪70年代起就有了贸易往来,则是有翔实史料可供佐证而能予以肯定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
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国外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关于拉丁美洲国家是“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依附性“资本主义”国家等观点,实际上涉及的是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与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的异同点问题。而且上述各种观点所涉及的领  相似文献   
3.
三年保持中速增长拉美各国的经济经历了80年代深刻危机后,终于在1991年走出谷底,开始回升。1991年和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3.5%和2.4%;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扼制,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从1990年的1185%,下降到1991年的198.7%和1992年的410.7%(如不计巴西则为23%);资本外逃现象得到扭转,回流金额从1990年的203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392亿美元和1992年的570亿美元;外债总额虽从1990年的4409亿美元增  相似文献   
4.
据我国海关的统计,1992年中国与拉美各国的贸易总额达到29.76亿美元,中国向拉美出口10.76亿美元。这是中国向拉美出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孤立地看,10亿美元不是一个大数字。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中拉贸易的历史情况、地理距离遥远等困难,以及去年我国向拉美的石油出口中断和粮食等大宗商品出口减少  相似文献   
5.
最近10年多来,由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的积极效应,理论学术界对于国内外许多重大问题展开了逐步深入的探讨。既谓探讨,必然会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例如,关于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国际经济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常常引起争论的“热点”。探索和求答一系列理论问题的途径很多,既可以从本国实践中去分析、探讨并得出结论,又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因此,笔者曾以《拉丁美洲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题略陈管见,希望通过讨论求证,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继续发展提供某些参考。出于同一目的,本文将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某些观点加以探讨,就教于国内同行。  相似文献   
6.
自元朝开始,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理体系之中,后宏期①藏文文献中关于汉藏关系的大量记载,以无可争辩的史实证明了藏族在历史的演进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历史成员和现实成员这一事实。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中,所体现的藏族自身对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属领关系的认同,实际上也反映出藏族精英对藏族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所做出的光辉贡献的一种自我肯定。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正处于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增强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的生产进一步突破国家的狭隘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朝着国际化、专业化和协作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总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日益扩大。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已从战前的低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状况,转变为超前于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的速度增长。据统计,1913—1948年,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5%,低于世界工业生产2.4%的增长率;1948—1977年,上述两项增长率则分别为6.9%和5.5%。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研究和规划  相似文献   
8.
研究和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对于加深认识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我国人民来说,也有可资借鉴之处。为此,本文拟就拉丁美洲大国之一阿根廷的经济发展道路问题作些初步探讨,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2年,中国向拉丁美洲各国的商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7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8亿多美元,其增长幅度达35.3%,大大高于中国出口的总增长率(1992年为18.3%)。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长是在我国对拉美中断了原油出口,减少了粮食等大宗商品出口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表明,中拉贸易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令人鼓舞的。但是,中拉贸易额在各自的外贸总额中都只占很小的比重,1992年中国向拉美的出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30年,在当今称为第三世界的三大洲中,拉丁美洲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陆。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建设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但是,进入80年代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拉美陷入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债务危机、恶性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并发,严重困扰着这个大陆。拉美经济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某些经济指标,如1987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1978年的水平。另一方面,亚洲出现了“四小龙”,中国的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东盟各国的经济开始“起飞”。在这种情况下,拉美尽管在政治制度民主化进程、对外关系争取独立自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它在全世界和第三世界中的地位已经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