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1.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却是我们应该深思和慎重对待的。依笔者之见,应当做到:“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也即常言所说“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一个人如何对待得失,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一个人如果真的做到了“得之淡然,失之  相似文献   
2.
豁达     
何为豁达?在笔者看来,豁达是笑对人生的坦然,是宽容他人的境界,是人际和谐的一个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3.
徐长才 《政府法制》2014,(35):43-43
1939年3月初,郭沫若回故乡乐山沙湾探亲。在县城里,当他打听到中学时期的老师帅平均还健在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内疚。当晚,他就去看望帅老师。当帅平均对郭沫若的到来正感愕然时,郭沫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诚恳地向老师请罪。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有一次,北大文科研究所举行报告会,有一韩姓研究生宣读完报告后,胡适以研究所主任身份进行评点,没想到,刚说一半,韩君突然打断他的话头:“胡先生,你别再说下去了。你越说越外行了。”于是,胡适遂停止评点,毫不动气,雅量惊人。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温总理饶有兴趣地和季老探讨起“和谐”这个话题。季先生说:“有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点头称是,并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他们对“和谐”话题的探讨,引起了我的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6.
徐长才 《政府法制》2013,(23):27-27
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根据自己的读者治学经历,总结了一条经验,叫:"用力多者收功远". 司马光自幼勤奋好学,由于他自觉得记忆力不足,所以他读书时格外用功.平日,教他们的老先生每次讲完课后,都要让学生们温习功课.别的孩子读几遍就合上了书本,出外玩了.而司马光则不然,总要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放下窗帘,一遍又一遍地琅琅诵读课文,反复思考揣摩,直到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意思方肯罢休.司马光做官后,尽管公务繁忙,还能利用点滴时间多读深思.即使在去一些地方视察途中,他也坚持在马背上背诵诗文.他通过长期的刻苦攻读和乐于思考,终于成了一位学富五车、著述颇上的大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