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拉美是全球社会形势较不稳定的地区之一,社会冲突、街头政治、城市罢工、暴力犯罪、政府更迭、政党轮流上台等社会不和谐现象突出.本文考察拉美国家福利体制演变的两个历史阶段,从而分析拉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两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即"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两个社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应充分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以正确的理念为先导,选择合适的福利制度模式,避免改革走弯路.  相似文献   
2.
最近,广东省社保基金入市引起了民众的广泛争议。社保基金入市是一个全球性的热议话题,自20世纪末以来,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严峻现实,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支付负担越来越重,基金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逐渐投资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做法。根据素有“富国俱乐部”之称的OECD(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组织)的统计,2010年年末,其34个成员国的养老基金市值为18.6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房连泉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4):20-25,7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利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成为拉美地区贫困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智利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不公现象仍较为突出。本文考察了近20年来智利收入分配形势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分析了社会保护政策在减贫中的结构性作用;针对近年来实施的有条件现金转移计划,以非缴费型社会救助养老金和智利团结计划为两个案例,分析了社会政策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诞生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名义账户养老金制度。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引入这种制度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改革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回顾90年代以来瑞典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瑞典名义账户制设计和实施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以期对十几年来瑞典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效果做出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全球社会保障改革进程中,创建国家主权养老基金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和趋势。智利是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的先驱,近年来智利对其个人资本化账户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和完善,并引入了一个再分配的成分即普享型的社会互济养老金制度。为了解决新一轮改革带来的融资成本问题,智利利用国内丰厚的铜矿资源收入带来的财政盈余,建立了养老储备基金。智利养老储备基金由财政部委托中央银行管理,它作为一支新兴的国家主权养老基金,与智利主权财富基金即经济与社会稳定基金相辅相成,完全投资于境外,目前主要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投资渠道将随着投资经验的日益丰富而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非缴费型社会养老金,也称社会养老金,和缴费型养老金几乎同时诞生,但前者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社会养老金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基于HelpAge International的全球社会养老金数据,分析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缴费型社会养老金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兴起原因和减贫效果,并结合发展中国家实施社会养老金的经验,为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未来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建议。首先,根据本国情况选择适宜的制度模式;其次,应关注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本着持续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保障力度;最后,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来减少社会养老金负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7.
1994年阿根廷对传统的DB型现收现付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建立起一个多支柱混合型社保制度.2008年11月阿根廷突然宣布对其Dc型完全积累制的私有化社保进行"国有化再改革".本文对1994~2008年阿根廷私有化社保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总体评价,对2005年以来尤其是克里斯蒂娜总统2007年12月上台以来实行的改革取向作了评介,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11月国有化改革的过程、改革方案及其相关立法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析.对阿根廷社保国有化改革的反响不尽一致,国际舆论普遍持批评的态度;而在国内方面,工会和参保人则持坚决的支持态度.本文认为,阿根廷社保私有化改革之后存在的问题在拉美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它虽然基本解决了制度可持续性和政府财务负担等问题,但却始终存在着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手续费较高而利润却"旱涝保收"、社保制度碎片化状况没有得到根治且特权制度依然存在等很多具体问题,特别是覆盖范围狭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绝大部分就业人口被排斥在外,广大国民没有得到实惠,于是,社保制度合法性危机便逐渐显现,这既是拉美私有化社保模式的致命缺陷,也是阿根廷社保制度成功实施"国有化再改革"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历史上,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采取公共管理的现收现付社会保险计划,其面临的财政亏空和分配不公问题非常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股社保私有化改革浪潮席卷拉美,但巴西并未卷入其中,而是对社保体系进行"参量式"的改革调整.本文试图分析90年代以来卡多佐政府和卢拉政府的社保改革过程,并对改革成效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供款征缴体制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供款征缴的"分征""代征""混征"这三个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利用第一手资料对每个模式做了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社保部门、税务部门和私人部门三个不同征缴主体在三个不同征缴模式中的职能作用与协调配合问题做了考察;对中东欧转型国家征缴模式的改革取向及其原因做了分析.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保部门和税务部门"双重征缴"体制的现状,认为,中国面临着二元化经济结构和统账结合制度特征的现实国情,由此决定了社保制度扩大覆盖面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是任何发达国家和中东欧转型国家都不具有的,这就要求社保制度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适应社会经济既定条件,以完成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社保制度的目标,否则,就难以实现这个目标,或即使实现了也是一个碎片化的社保制度,而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指出:中国选择征缴模式的替代方案应以分征模式为最优,代征模式不利于实现2020年的目标,目前存在的"双重征缴"体制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并提出了征缴体制转型的"两步走"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拉美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在贫困率大幅攀升的同时,收入不平等状况加剧,整个社会阶层收入结构向下移动。疫情造成的健康损失、经济停摆、大规模失业以及社会隔离措施的实施,使社会弱势群体遭受到更大的冲击,生活状况恶化。为应对疫情,拉美各国出台了大规模的应急性社会保护措施,包括现金和实物转移支付计划以及缴费型社会保险项目两大类,对于保障特殊时期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起到一定作用。但这场危机与拉美地区固有的经济社会不平等、财富分配不公、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化、卫生建康体系薄弱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不足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该地区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疫情对拉美社会贫困形势和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冲击,笔者认为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来自疫情暴发,内因则源于该地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无法有效解决,2020年疫情进一步印证了拉美社会结构固有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