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方朔 《各界》2011,(9):80-83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真实的毛泽东究竟怎样?很多被迷惑过的人都想知道。  相似文献   
2.
在哈尔滨,从报坛步入文坛 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萧军和朋友方未艾住在一家小旅店。萧军写了一篇《暴风雨中的葩蕾》,揭露日军占领沈阳的暴行,投给了哈尔滨《国民日报》发表出来。之后,他和朋友又写了几篇文章,陆续在《东三省商报》、《国际协报》发表。萧军受《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的邀请,协助编辑副刊。  相似文献   
3.
方未艾  方朔 《各界》2008,(4):81-84
1951年,我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外文系任副主任,萧军在北京市文物组任研究员,吕荧在山东大学任中文系主任.这年暑假,萧军携儿子萧鸣来青岛相会.我和萧军自1933年在哈尔滨分别,这次是18年后的重逢.当时都已年近半百.久经风雨,两鬓如霜,畅谈一些往事,不禁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4.
方未艾  方朔 《各界》2013,(8):18-20
我和萧军相识、相知直至患难与共六十余年,是我一生的满足。多少年来,许多人访问我时,常问到我和萧军是怎样结识的。为此,我将这段往事写出来,也作为对老友的一份缅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