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虹 《理论前沿》2003,(12):39-39
我国存在着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而不应将小城镇作为主要或惟一的渠道。(一)小城镇只是整个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小城镇是整个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国际级的中心城市,也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为农田是不可迁移和叠置集中的,农业活动、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虹 《理论视野》2003,(4):25-2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蓬勃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按工农业相互关系的有序变化,可以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支援工业发展阶段、工农业平等发展阶段、工业支援农业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是农业支援工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时间上来讲属于工业化的初始时期。工业化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资金的初始积累。一般都  相似文献   
4.
2004年农村工作亮点闪烁2004年是中国农村和农业形势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2003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指导2004年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发生重大转变,为今后制定和落实各项具体政策提供了新的依据,这将对全面提高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实现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目标,发挥深远影响。2004年,我们迎来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双重喜讯。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粮食产量预计可以明显超过年初国家制定的4550,0亿公斤目标,农民收入增长率预计将达…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取决于农民在产业化体系中的地位。要提高农民这一方的地位,保护农民的利益,除政府外,农民组织起来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说,农民组织化是保护农民利益,进而保证农业产业化顺利健康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保护的必要性施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对农业实行保护,这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产业弱质性及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决定的。本文就此谈点看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也在增长。这意味农业...  相似文献   
7.
施虹 《法制与社会》2010,(34):183-183,187
检察机关对看守所的监管活动负有检察监督职责。本文指出在检察机关对看守所的检察监督实践中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权成缺乏法律保障、监管难点导致监督难点等问题,亟需通过完善监督程序立法、健全检察监督机制、强化配合协调关系等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施虹 《中国妇运》2003,(6):28-29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入进行改革,这将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相对于男性,农村妇女在向非农业转移、参政议政、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妇女的发展既需要农村妇女思想的转变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男性相比,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较慢在经…  相似文献   
9.
施虹 《前线》2003,(12)
我国人口的70%分布在农村,人多地少,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遇到了许多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为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