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在一定程度上,商品经济的运行是在其微观经济主体──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完成的,这导致了商品经济价值取向的利已性。那么,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的“为人民服务”、“强调集体主义”的“利他主导”的价值观是否已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呢?作者从商品的二重性谈起,引申出了商品的双重目的存在,即“商品具体目的存在”和“商品宽泛目的存在”,又从两种存在的辩证关系中得出了以下结论,即商品经济中利己与利他行为并非是水火不容的,商品的二重存在决定了人类价值取向上利已与利他的共生共长、相互依存。文章最后指出:商品经济本身不能消除人的利已性的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只能是承认人的合理利己性同时高扬利他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反应最为迅速的当属中国人民大学,就在十九大闭幕的第二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率先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一天,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也都迅速成立"习近平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再谈“共同富裕”内涵及实现方式李安义,李英田自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o的科学论断以后,理论界把它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其中,...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过程中“教育失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除腐败,解决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行了不间断的反腐教育,但是,长期的教育却并没有产生人们所期望的效用。作者认为,这并非是教育的功能性缺陷,而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反腐教育过程本身存在着问题。纠正反腐败教育进程中的三大偏差,必然会发挥教育在反腐教育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