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义务教育运行体制存在的问题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与新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间、地区间“普九”水平相差悬殊,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由于过分强调统一,不注意地区差异,全国统一学制,统一招生,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与教材;由于时义务教育的普及往往采用命令突击与强化的方式来推行,既没有足够的物质与经费的投入,又没有分地区、分层次来推行,致使地区差异不断扩大,有的地方(广大中西部地区)“普九”率很低,已“普九”的地方也出现巩固率下降,辍学率反弹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自17世纪开始,以商人为主的中国人移居暹罗者日渐增多。从吞武里王朝到曼谷王朝初期,暹罗华人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潮州人成为暹罗华人社会的主角。20世纪初,随着暹罗社会新因素的出现,华社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此时,真正意义上的暹罗华人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3.
这里有黄金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肯定了农村改革20年的光辉成就,指出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农村改革的成就,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为全国各行各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其正向功能主要表现为(1)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和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2)正在改变着青少年受教育的形式;(3)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方式;(4)正在改变着代际之间的知识的分配比例和社会互动方式.其负向功能主要表现为网上文化侵略对青少年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信息泛滥对其造成的社会化不足;网络性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认知矛盾等等.为使青少年在网上真正学有所成,必须对其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晴今天,我们村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绥滨县第五中学的78名学生,他们将在村里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社会实践,而是一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特殊教育。为了迎接学生,一大早,我们工作队的三名队员就收拾停当,按约定时间等候在村口。学生们到村后,我们首先介绍了吉长村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户的相关情况,随后带领他们进行走访。学生们首先来到五保户肖世东家,不巧肖大爷出门办事,家中只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假期来临,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的学生流量剧增,因其用电量大、可燃物多、人员混杂、难以管理等诸多原因,极易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确保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切实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从2011年7月5日开始,山西朔州开发区消防大队对全区范围内的网吧进行了专项消防安全整治检查。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这一代青少年已完完全全地生活在“地球村”了。西方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网络世代”已经形成(简称N代,即Net Generation)。那么,网络对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网络世代”到底具有怎样的深刻影响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认识、评价与对待呢? 美国《PC Home》杂志认为网络对青年的积极影响是主  相似文献   
8.
李庆丰 《中国监察》2009,(19):61-61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祖国是母亲,我们都是她的赤子,母子情深,相依相偎。祖国啊,我怎样诉说对您的热爱之情呢?  相似文献   
9.
价值事实是高等教育评价的主要认识对象,价值事实的主体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多样化价值标准的同时,要在多样化价值标准的沟通和协商基础上形成一个共同的尺度.当前有必要以"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为核心,兼顾学术取向、社会取向和人本取向的价值诉求,形成一个以"育人为本"为核心价值标准的价值圈层.这样的价值取向又要求我们在评价方法论上超越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关于价值中立和价值判断的争执.而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物理、事理和人理有机统一的评价方法论原则,如此才能得到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受到各方认可的评价结果,从而发挥评价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研究,除了从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讨外,还可以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在社会文化变迁与转型时期,父母与子女在文化知识的占有关系上的变化,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失调和社会行为在某些方面的失范,以及青少年亚文化的出现,亲子之间角色扮演与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等,都是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