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提起讲政治,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思想政治工作。那么,二者具有何种内在联系和质的区别,乃是需要加以探讨和说明的问题。 讲政治是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内在要求 这里所讲的政治,是指工人阶级的政治,人民群众的政治,共产党的政治,亦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相似文献   
2.
2000年前夕,即1999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世纪感言”中登载了为中华世纪坛撰写铭文的魏明伦的文章。这位先生在引述经过他人指点已作了修改的铭文后写道: 考生呈上试卷,专家请赐点评。余兴未尽,握笔再思。是什么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千年万载实践证明,动力有多种,其中文化与科学是重要乃至主要的动力。可叹大半个世纪以来,吾国竟将动乱连绵的农民战争当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这种“唯一”论,不是唯物史观,而是“唯乱史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前奏!正如中华世纪坛修建创意所述:“在‘左’的思…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建党理论的内容丰富,论述精辟透彻,意蕴深刻,是我们党的无比珍贵的财富.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并把它放在党的各项建设工作的首位和中心位置;紧紧抓住党员干部世界观改造这个关键环节;特别强调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善于在对敌斗争和反倾向斗争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影响,增强党的思想领导地位;既具有高深的哲理性又具有鲜明科学的可比性和切实有效的可行性;特别注重培养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200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伟大的导师和领袖。历史愈往前发展,就愈显示出列宁的崇高形象和列宁主义的真理光辉。 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学说和事业的继承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及其策略的学说。列宁主义博大精深,他的许多思想理论,对于当今世界无产阶级、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和人民都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指导意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苏共和苏…  相似文献   
5.
苏共失权、苏联解体已经过去 10年了 ,可现在还有人问 ,为什么苏联共产党会突然间丧失了执政权 ?这显然是一直困绕着许多人脑海里的一个难解的疙瘩 ,政治家和理论家们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也是五花八门。不过 ,谈论最多的主要是三种见解。第一种见解认为 ,那主要是由于“经济没搞好”;第二种见解认为 ,那主要是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 ;第三种见解认为 ,其主要外因在于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其主要内因在于丢掉了老祖宗、改举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旗帜 ,再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部分党政干部腐败 ,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权的官僚腐败…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矛盾运动发展趋势;二是原苏东地区尤其是俄罗斯的政局变化;三是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改革走向。本文仅就全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前景和中国改革的走向问题略谈几点看法。一、全球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处理好股份制企业六种关系的思考李振城,姜肃敌,宋冠兴企业实行股份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办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股份制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组织关系:(一)职代会同股东大会的关系有了股东大会,可否取消职代会?绝...  相似文献   
8.
历史究竟是由剥削阶级创造和推动的,还是劳动人民创造和推动的?这是自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以来的文明史中一直存在的争论和交锋。实质上这是在历史动力问题上的历史唯心论与历史唯物论的交锋。这种争论涉及的是非问题,既是一个真理标准问题,也是一个阶级立场问题,持不同阶级立场者会在这个问题上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和回答。“89风波”后,李泽厚和刘再复逃往国外,两人合写了一本对话集《告别革命》。此书充斥着错误的历史动力观,在海内外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其流毒至今依然很深,有  相似文献   
9.
全球资本主义碰壁给人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50年前就已经敏锐地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以自己所拥有的先进生产技术、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低廉的商品价格作为摧毁异族仇外心理的重炮,因而“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它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277页)事实正是如此。这个格局曾一度被打破,然而如今似乎又复归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中的民族因素李振城民族因素包括共产党执政和领导改革期间所存在的民族问题以及对此所采取的对策措施中所暴露的问题。民族因素在导致苏联解体中无疑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进一步分析认识苏联解体中的民族因素,对于执政党在维护社会稳定、顺利完成改革事业、促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