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斌 《廉政瞭望》2014,(21):58-58
华人世界首富李嘉诚曾经是无数香港年轻人的偶像和人生奋斗的坐标,但似乎一夜之间.李嘉诚由英雄变成了部分香港人眼中的“恶霸”。现在一些香港年轻人把自己生活的困境、失业和低收入都归罪于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富豪们。这绝对是观察香港社会的指标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所处的历史语境决定了中国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议程不同于看上去很发达的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比较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比较研究是为了加强本国的制度建设,而美国政治学的比较研究则主要是为了向别国推广自己的制度。中国自己的语境决定了,比较政治学应该聚焦于比较政治发展道路、国家建设或政治发展的次序、治理危机和治理质量等四个在历史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重大议程。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中国政治实践和思想界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概念和观念,但是流行的民主观念却不是以中国学术界的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的,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张力,中国实践上的制度形式因为在既定民主理论中没有表述而不认为是民主的,结果便是政治上的妄自菲薄。本访谈围绕杨光斌教授近年来关于民主理论的一系列基础性研究而展开。在民主观念上,杨光斌主张低调的民主观,对高调民主口号进行了严肃的理论审视。对于流行的"竞争性选举"的历史分析和语言哲学解读会让读者对选举与政体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有更审慎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杨光斌教授认为民主等于竞争性选举是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战争的产物,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民主观,而政治学产生以来的判断政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政体之间的近似性。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结论也就不一样了。谈到自由民主理论的种种问题,绕不开的是在中国流行的公民社会理论,对此杨光斌教授主张社会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但社会自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既有好也有坏。正因为自由民主理论本身的这些问题,其在实践中导致了"无效的民主"甚至国家失败。对此,不同于西方思想界关于民主化挫败的理解,杨光斌教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民主的同质性条件理论,并从国家建设角度提出了"民主形式之间的词典式关系"即民主的正方向: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而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之所以问题重重,就在于其反方向性。理论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比较政治发展的普遍化的制度形式,杨光斌教授提出了超越自由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我们相信,杨光斌的民主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其中有关见解的争议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原创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是中国所急需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国家权力体系是党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享有高度集中的权力,但是在实战中,不合理的“条条关系”造成部门利益的冲突,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关系”在市场经济时期遇到了挑战,二者都从不同方面分割着国家权威。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理论中流行的“霸权轮替”说产生于传统的权力观念,而根据非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即制度变迁理论,近代以来的霸权只有英国式霸权而不存在霸权轮替问题。只有在政治上实现“人民主权”下的有限政府和公民权利,在经济上实行正常的市场经济,弱国才能强盛,强国才能持续,才能在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杨光斌 《理论导报》2020,(7):41-42,46
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为比较政治研究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大案例。不同国家在同一时期面对同样的治理危机所采取的不同对策,深刻而生动体现了不同制度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制度在特定重大议题上的优劣,并直接通过各自秉承的治理观念与理论而表现出来。以个人权利为价值导向的西方治理理论存在内在缺陷治理理论来自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对于南撒哈拉沙漠国家的政策设计。他们认为,这些国家出现普遍性的国家失败,  相似文献   
7.
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浪潮中,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反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其中,墨西哥的毒品泛滥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事件尤其值得关注。在经济增长"奇迹"结束之后,墨西哥政府面对日趋严峻的危机选择了市场化与民主化的改革思路。在"社会自由主义"纲领的指导下,土地私有化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农民因为缺乏摆脱贫困的途径而被迫种植毒品,再加之自由贸易导致货物跨国流通加速,以致20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毒品愈加泛滥。同时,伴随着竞争性选举的推行尤其是革命制度党的垮台,贩毒集团与政府间长期存在的恩庇网络被打破,这些贩毒集团转而选择以暗杀等暴力方式维护既有利益。与此同时,民主化在降低政府效率的同时却增加了政府回应民众诉求的压力,为了谋求连任,墨西哥各级政府不得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打响禁毒战争。以上所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墨西哥的暴力政治不断升级并使整个社会陷入恶性循环。墨西哥在"好制度""好政策"指引下所犯的颠覆性错误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理论中流行的“霸权轮替”说产生于传统的权力观念, 而根据非传统的国家 安全观即制度变迁理论, 近代以来的霸权只有英国式霸权而不存在霸权轮替问题。只有在政治上 实现“人民主权”下的有限政府和公民权利, 在经济上实行正常的市场经济, 弱国才能强盛, 强国才 能持续, 才能在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采取了反市场化的地方保护主义.从形式上看二者都是地方利益的最大化,但最终减少了地方获利的机会并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向西式民主化转型国家都出了问题,而且不是一时的难题,这就不能不追问究竟了。原因固然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因素、公民素质等等,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内一外,"外"是指外部传导的西式民主理论以及民主形式有问题,"内"则是指缺少西式民主政治的最根本条件即同质性这个"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