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陆徵祥曾因受袁世凯的派遣,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而被千夫所指。他选择后半生在异国他乡过着清苦的、长达22年的隐修生活以忏悔。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我救赎,陆徵祥带着微笑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2.
"史迪威事件"是抗战后期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民国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想必不会陌生. 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1942年1月,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同年3月,美国派遣史迪威中将来华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一职,辅佐蒋介石指挥抗战.但双方因职务、个性和战略见解的不同而屡生摩擦.由史迪威指挥的缅甸战役失败后,蒋介石萌生了撤换他的念头,而史迪威认为,战败的责任应由国民党将领承担.此后两人矛盾愈演愈烈,1944年双方最终摊牌,美国政府不得不召回史迪威.  相似文献   
3.
杀降 1864年1月1 9日下午,寒风飕飕.一只小船载着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离开上海,穿越“这个条约口岸西面纵横交叉迷宫似的水道”,踏上了寻找戈登之旅. 尽管从未谋面,但赫德对这个领导着“常胜军”的英国皇家工程兵少校并不陌生.事实上,戈登正是赫德在上海地区军事上相对应的人物.戈登“命令他的外国军官和中国军队将加农炮的火力喵准太平军据点”,赫德命令手下的海关税务司,为“常胜军”的行动提供真金白银.两人都是供职中国的英国臣民,在不同的岗位各自发光.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着新官上任的海关总税务司,“冒着冰冷的冬雨,坚持追踪那个静不下来的反复无常的统领”?  相似文献   
4.
杨智友 《各界》2011,(11):86-89
1938年,纳粹德国侵吞奥地利后,掀起新一轮排犹浪潮。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生存的威胁,开始向世界各地流亡,而中国上海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流亡地。1939年2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划定犹太人特区,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