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秩序的产权制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竞争并不必然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市场竞争中出现损人利己后果的重要原因是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市场主体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出现市场秩序的紊乱。完善市场秩序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其核心就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权利的界定来明确当事人从事某项交易活动的预期收益,从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核心就是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的演变。因此,产权关系明晰化就成为形成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基本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收入分配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联系.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通过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龙 《唯实》2000,(3):11-17
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国企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向市场化演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两大难题:金融问题和国企问题。而金融问题的背后也是国企问题,即无法在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系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企问题是我党最早意识到的、最早被列入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虽然改革在向前推进,但从放权让利,到两步利改税、到承包制、再到股份制,都没能搞好国有企业。国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国企改革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却得不到多少效果呢? 一、国企改革难在哪里 国企…  相似文献   
4.
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企业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决定企业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方法;外部治理则是以外部市场来约束企业,这些外部市场一般包括经理劳动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以及技术市场。不同的国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所起的作用不同,同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结构也有差异。总的来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可分为两类: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本文着重于这两种治理模式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国内的企业在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带给企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制度规则的挑战。我国一旦加入WTO,就将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所谓国际惯例,实际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长期的市场活动中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制定的游戏规则。我国的企业尽管已接受了20多年市场取向改革的洗礼,但毕竟我国实行的制度规则与国际惯例还有不少差异。因此,我国的企业不仅必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而…  相似文献   
6.
国企宜实行分类改革杨瑞龙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而且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条件。然而,在探讨企业改革的具体思路时,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显然,那种以等级制与行政化竞争规则为基础的传统国有制...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量事实表明,市场竞争中每一个追求自利的人不会天然地讲信用,关键是要构造出一个当事人讲信用的收益大于不讲信用所付出的成本的制度。当前,我国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失信行为并非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而是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导致市场规则不完善造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规则把行为人看成是利他人,假定他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会努力工作。当发现这种制度无法约束人们的偷懒行为时,又企图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来解决失信问题,效果并不理想。自从我国确立走市场化道路后,我们不仅承认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合法性,而且以…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我们的耳朵里听到了太多关于市场参与者损人利己的事。例如,制假贩假、剽窃专利、偷税漏税、制造虚假广告、故意违约等;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经营者利用所有者的授权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一批违规的证券公司、股份公司和中介机构,使国家和股民蒙受巨大损失。面对这些令人困惑的现象,有人认为大可不必惊慌,因为没有市场参与者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就没有市场竞争,因此,损人利己行为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们为了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反映市场经济的最一般要求,即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决策角度看,它是以分散决策为特征的;从信息传递方式看,它是从横向渠道传递为特征的;从调节方式看,它是以价格信号的调节为特征的;从动力结构看,它是以竞争为基础的;从经济联系方式来看,它  相似文献   
10.
当代产权经济学60年代初发端于西方 ,80年代后在我国盛传。其实 ,翻开对财产权的经济学分析的文献 ,马克思的研究成果至今仍为东西方学者津津乐道 ,就连最著名的西方产权学家也不无惊奇地发现 :“马克思是第一位产权理论的社会学家”。①一、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起点1.坚定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南。因此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最基础的经济关系 ,即生产关系必为其基本前提。其中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就是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这种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体形式 ,构成了其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