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美公共服务市场化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供给公共服务的一种技术与方法。中美两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本文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起始时间、直接原动力、社会条件、具体形式选择、运用程度、目标等方面对中美公共服务市场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相对成熟,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可以辨证地借鉴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经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礼琼 《理论探讨》2012,(5):157-160
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归根结底就是打破社会保障城乡分割的不公平局面,彻底理顺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因此,探讨一体化视角下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认识和处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中的公平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措施,从而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实施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认识路径。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背景下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城乡统筹背景下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行了路径探讨,并提出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背景和农村生产力状况下,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应该是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的三者有效结合。其中,家庭养老模式是基础,土地养老模式是依托,社会养老模式是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从老农保的制度缺陷看新农保实施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保制度是我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战略新举措,试点工作目前正在有计划、按步骤进行。新农保制度的推行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其认可程度。从制度性质、制度模式和制度内容三方面对其制度缺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实施新农保制度必要性和必然性的明晰结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并不发达甚至较为落后的德国率先建立,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形成是制度的需求力量与制度的供给力量均衡的结果,而制度变迁主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类型.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制度诱致变迁和强制变迁的综合结果.分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条件和构成对转型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应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尊重经济发展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体系,还应鼓励建立多模式、多渠道的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