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主政福建宁德地区的所思所想。该书始终贯穿、处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其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忧宁德地区之贫穷落后、忧不切实际之发展、忧脱离群众之危险和忧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之缺乏等方面,且呈现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辩证性、运用中外经典文献进行思考的广阔性、崇尚“行动至上”的实践性以及迎难而上的进取性等特点。贯穿全书的忧患意识,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宁德地区越过温饱线提供了精神动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为当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2.
杨红运 《求知》2024,(3):46-49
<正>城市治理不仅关乎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国城市治理的目标与路径,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再次强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务”,要求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  相似文献   
3.
杨红运 《求知》2022,(1):39-42
<正>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更是筑牢"中国之治"的社会之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根植于中国社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依法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以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布局有了更高标准的规划,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则再次强调,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强调人心向背是最终决定政党前途和命运的铁律;强调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保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持党的自我革命的品质;强调反腐必须经常抓和长期抓,从源头上整治腐败,以防患于未然。习近平的这些论述拓展了社会主义"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理论上的清醒。  相似文献   
5.
杨红运 《求知》2023,(2):19-21
<正>一百多年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政治保障,更是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十条历史经验的第一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的第一条,并再次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杨红运 《求知》2023,(7):10-13
<正>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应有之义。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心任务的重要部署。如何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