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熊易寒  杨肖光 《青年研究》2012,(1):71-82,96
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渠道。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与主流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疏离;(2)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为强烈地感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3)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于个人前景的预期低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挫败感。可见,单纯的教育吸纳对于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作用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前,辽宁社会组织数量较多,广泛分布在科技、教育、卫生等多种领域的社会服务事业中。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从扶持、引导以及管理和监督三方面加强工作,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腐败的类型也在不断演化。那么目前中国的腐败类型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构性特征?又是什么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结构性特征的差异?腐败的两副面孔:自体腐败与交易型腐败腐败一般被定义为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在这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下面,腐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城市低保制度在缓冲改革冲击,保障社会稳定上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低保制度覆盖面的扩大,其在基层的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并影响着低保制度的进一步推进和其正功能的有效发挥。低保制度在基层的实践形态究竟如何?其发生偏差的根源到底何在?在基层的实践中怎样不断完善低保制度?亟待关注城市低保在基层的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