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1.
试论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和制度支撑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和制度支撑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网络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受到巨大冲击,其工作实效性受到多重制约。只有充分适应互联网开放交互的场域特性,掌握新型传播规律,变革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和方式,并构建相应保障机制,以提升其传播的解释力、吸引力、穿透力、持续力与辐射力,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真正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3.
安全稳定是高校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和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效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工作,维护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认真研究高校安全警示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其有效性的提高途径,并逐步实现其体系化、高效化、长效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环境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文明建设活动。环境法治保障机制的构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破解的法律难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机制,即:创新环境法律生态化机制、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影响高校稳定的潜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航征 《理论导刊》2007,(8):106-108
维护高校稳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高校稳定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可能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潜在因素,应引起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地热资源在现代社会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陕西省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但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地热资源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立足于陕西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析陕西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法律建议,对陕西省地热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