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艳鸿 《学理论》2013,(19):85-86,101
卢卡奇总体性视域下的历史主体是无产阶级,其历史角色和根本立场体现其深刻内涵。无产阶级能够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主体源于两个条件,即社会存在的差别和阶级意识的决裂,完成这嬗变过程需唤醒无产阶级意识,理解嬗变真谛;把握辩证法总体性,获取嬗变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保证嬗变实现。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马克思城乡发展观勾勒出城乡关系的基本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并在分析城乡分离、对立及融合的成因条件基础上,演绎了实践辩证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为促进我国当前的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引起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价值冲突,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要以建立新型文化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其未来走向是主导型文化的批判性重建、传统与现代的创新性融合、民族与世界的超越性整合。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确认识和把握其时代站位、时代内涵、时代使命及时代价值,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好地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站位特殊的时代背景时代是思想之母,不同历史方位的时代催生不同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