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的变革一个重要方向是从行政化、市场化办学误区中转身,探索社会化办学,从封闭向开放、从机械向有机的转变是大学融入社会的重要路径,而对外部网络资源功能性的整合利用是转变成功的参考指标,通过对外部网络的科学构建,在与外部关系渠道资源交换的互惠式行动中,大学能获得资金、辅助性资源和社会声誉的三重支持,从而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乡镇工作通常被形象地描述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体现其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体而言,乡镇干部所承担的事务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上级任务(综合治理、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等),而且包括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禽流感、防洪、抗旱、抗雪灾等,更包括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但又细如牛毛、五花八门的琐事.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前,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讲,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于是“乡土性”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描述。今天,距费老著《乡土中国》的时代已有六十余年,《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性”是否依然存在于今天的乡村社会?一些以乡村秩序为主题的研究认为,即使在变化了历史条件下,《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乡土性”仍然清晰可辨;“乡土性”不仅可以作为韦伯意义上所使用的理想型概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考察乡村社会法律与秩序的背景。∞然而,董磊明教授的近著《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  相似文献   
4.
乡镇政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是压力型科层制的一部分,又深深地嵌入于非程式化的乡村社会。因此这一处境使乡镇政权的运作必然遭遇三类典型的关系,即压力体制与科层体制的关系,压力型任务与匮乏型资源的关系,程式化科层组织与非程式化乡村社会的关系。这三对关系构成了乡镇运作的基础性结构,从而型塑了乡镇运作的基本逻辑与特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普通农业型村庄的富人治村状况和乡镇治理能力表明,当前的富人治村与传统社会的乡绅治村截然不同,前者更多的是一种行政逻辑,很少积极主动地回应村庄内部的治理需求;后者则是一种自治逻辑,是基于乡村社会内生秩序与治理需求的考虑。相应地,依赖富人治村的乡镇治理逻辑已不再是与传统乡绅治村相适应的简约治理逻辑,而是一种治理逻辑,即依赖富人治村只是乡镇应对其治理能力衰弱,以实现各类行政和治理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医院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文章结合开展近一年的该课程实践型教学模式探索,从目的与意义、实施内容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丰富了公共关系教学改革探索的内容,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仪式的主要功能是承载一系列有关生命意义以及人伦秩序的"道",特别是那些与生死相关的婚丧仪式。也正是其载"道"的功能,仪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与传承性。但是,当下农村的婚丧仪式正越来越趋于媚俗化、去伦理性和去神圣性,任何满足感观刺激的"好玩"、"热闹"东西均可以构成婚丧仪式的内容。村民并不关注仪式载"道"的功能及其所应该内涵的意义,从而使婚丧仪式处于无根状态,呈现出高度的随意性和变动性。本文认为,这种无根仪式的背后实质是村庄核心价值与文化信仰的缺失,是村庄文化自主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8.
一位经济学家说:“偷漏税的历史和征税的历史几乎一样长,两者的矛盾是与生俱来的。”幽静的六榕路,闹市中一条安静的小马路.这里,有一个财税大检查办公室,平时不大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9.
“关系”如何、缘何影响基层官员晋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桔镇干部晋升过程的考察,我们发现,镶嵌于差序格局社会关系中的基层政府无法将公共规则抽象化、一般化,从而产生了乡镇干部晋升中的关系运作。但关系运作的持续后果会使官员对关系的认同胜于对公共规则、公共理念的认同,进而使制度运作丧失其道德信念层面上的“基础秩序”,显现出权宜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融合度需要从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以及国家三个层面思考对策。要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流入城市要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居民培养更加包容的公民意识;国家要加强社会制度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