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加强企业营销道德是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需要。本文指出加强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不仅要分析、企业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还必须挖掘其存在的原因,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促进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登上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后拉开帷幕,随着苏联社会改革的深化,作为官方哲学的苏联哲学--苏联时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苏联哲学界"寻找哲学本质"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却遭到批判、否定,随着苏联解体,苏联形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也彻底终结了.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陷入了困境,经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批判、反思和再认识,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终于趋于正常化。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风风雨雨的二十年,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不断突破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加客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诸多的问题,诸如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符,专业同质化倾向严重,盲目追求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等。从马克斯·韦伯的理性观点来说,这是典型的工具理性的表现形式,不利于大学的长期发展。从韦伯划分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来分析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如下:目标明确,合理定位;加强与社会的沟通,提高预见性;关注人文基础学科,提高大学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5.
段丽娟 《当代世界》2010,(12):63-65
以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折。重大的社会转折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灵动荡,使俄罗斯哲学在短暂的“休克”之后表现出未曾有过的活力。对苏联历史的反思、对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人类未来的关切,成为关注的焦点。特点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思,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全球性问题的探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深刻而富有新意的思想。随着苏联的渐行渐远,俄罗斯学者们已经逐渐改变了对马克思主义激情式的否定,重新以客观的、理智的、冷静的心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