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国民 《党政论坛》2012,(21):39-41
借鉴发达国家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成功经验,加强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建立中国特色有效的反腐国际合作机制,既是客观的、紧迫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同时,我国作为—个地区和世界性的大国,应该建立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融入到国际反腐败合作框架机制之中去。  相似文献   
2.
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下之德,但应帝王仍归于尧、舜;在王夫之处,尧则高于许由。可见,《庄子》之许由是道、是儒还是佛,皆受到诠释者的立场和所处时代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借鉴发达国家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成功经验,加强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建立中国特色有效的反腐国际合作机制,既是客观的、紧迫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地区和世界性的大国,应该建立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融入到国际反腐败合作框架机制之中去.  相似文献   
4.
毛国民 《理论前沿》2009,(22):21-22
美国学者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提出此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佛教思想和儒家伦理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毛国民 《前沿》2013,(3):58-62
净土宗和禅宗源于大乘佛教,坚信众生同具佛性和众生皆可成佛的思想,极力追求众生平等、普渡普救,社会最底层、最多数的芸芸众生都可以成佛。这些理念与中国之“自然平等”思想和儒家的“人世”情结相通或互补,成为其在中国盛行不衰的根源所在。然而,他们在人性理解上存在差异,并因此导致他们在成佛方式上的差异。只不过这些差异,还不至于影响到“禅净合流”的脚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