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能力高低是评价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时期,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体现了时代要求,是地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增强地方政府回应能力和扩大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政府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当前,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需要从强化公共服务的意识与职能、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加强与社会的协作机制建设、建立公共服务能力考评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公信力是公共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不断增强,公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公信力危机挑战,而网络舆情则能为化解公共政策公信力危机提供支持,进而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公共利益的价值实现。本文针对网络舆情自发性、零散性和某些非理性等特点,提出需要逐步扩大网络领域的公众参与,培育网民理性参与的素质和能力,规范参与原则,完善网络舆情的公共政策吸纳机制,使其能更好地为提高公共政策公信力服务。  相似文献   
3.
提升公共服务中公众参与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共服务中的公众参与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提升公共服务中公众参与总体水平,需要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扩大公众知情权,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意见群体”的双重影响与正确引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意见群体"是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崛起的一个群体,它在影响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方面具有许多与传统民意表达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其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如:"新意见群体"发出的声音有利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同时也有负面影响,如:其主体范围的局限性、信息表达的难控性及部分非理性化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应广泛吸纳"新意见群体"利益表达意见,扩大"新意见群体"利益表达主体范围,实现"新意见群体"与其他民意表达互补,加强"新意见群体"利益表达的法制化建设,使其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公共服务过程,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透明度,保证了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价值取向,也为公共服务的执行开辟了新的监督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服务的执行,完成服务目标。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公众自身条件有限,加上政府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公民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服务执行过程的负面效应已经成为了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公共服务过程,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透明度,保证了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价值取向,也为公共服务的执行开辟了新的监督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服务的执行,完成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公共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公民的公共利益。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是被政府垄断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性客观存在,使“公共性”经常得不到满足,其结果是公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共性”需要,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各国政府共同期待的目标,处于变革与发展时期的中国也面临如何维护社会正义和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的现实问源。公共服务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本质上就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作为增进公共利益的手段,公共服务不是实现个人意志的工具,而是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大多数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升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公信力意义重大,一方面既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选人用人质量、防止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又能够提升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公信力存在不足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时期,提升政府公共政策公信力是提高政策效率、降低政策执行成本、巩固政治稳定和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途径。当前,提升政府公共政策公信力,需要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明确公共政策公共价值取向、强化政府公信力、建立公共政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制度、提高公民参与政策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委托代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人民主权论为廉政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监督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公民参与廉政政策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着参与的渠道不足、公民参与的合法权利难以保障、公民参与的能力不足、公民参与的文化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治理,以使廉政政策执行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