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宗教政策是基本正确的。其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前 ,党的早期理论家对于宗教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认识和理论上的阐述是正确的 ;二是党所制定的宗教政策与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符合 ,并且准确说明解决宗教问题是属于文化教育的问题 ;三是党对农民运动中群众的复杂心理和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有准确的理解。所以 ,党制定了既要保障公民信教自由 ,又要在农民中开展反对宗教迷信文化运动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存在且长期延续,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帮助大学生顺利成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打架斗殴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打架是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去学生心 理障碍和个性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通过对四个打架案例分析,本文 随机调查200名男生,并结合座谈会,与打架参与者个别谈话,对大学生打架的原 因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致有五个课程体系。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沿革,几乎每一个课程体系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社会形势变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牟德刚 《理论探讨》2004,1(4):42-44
毛泽东从对立统一规律解释和发挥否定之否定规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视和创新力度远不如对立统一规律.他从矛盾双方对立面的转化和质变解释辩证否定范畴.对"否定性"概念又缺乏足够的研究,他所理解的否定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运用更侧重于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批判.在否定之否定规律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否定和否定之否定都是在对立统一规律范围内进行的,通过两次否定促进事物向上发展,产生新事物.由于第二次否定只是在肯定阶段基础上数量和性质的变化,就不能确切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在方法论上也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牟德刚 《求实》2004,2(10):7-9
邓小平同志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提倡和推进公开性 ,是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 ,协调社会关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有益探索 ;是对肃清封建主义残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意义的认识结果。在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邓小平认为 ,公开性原则要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决策、政务公开、干部任命和选拔等方面。实施公开性 ,要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 ,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从对立统一规律解释和发挥否定之否定规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视和创新力度远不如对立统一规律。他从矛盾双方对立面的转化和质变解释辩证否定范畴,对"否定性"概念又缺乏足够的研究,他所理解的否定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运用更侧重于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批判。在否定之否定规律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否定和否定之否定都是在对立统一规律范围内进行的,通过两次否定促进事物向上发展,产生新事物。由于第二次否定只是在肯定阶段基础上数量和性质的变化,就不能确切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在方法论上也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