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无论从经济、安全还是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必须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区域合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带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引擎,而中国政府已将参与区域合作确定为自己的战略方针.亚太地区复杂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在深化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应当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中国、日本、东盟同处东亚,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支战略力量。1997年以来,中国、日本、东盟三方渐趋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这使得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探讨这种三边互动形成的动因,以及中国、日本、东盟各方在三边互动之中的战略考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国、东盟三边关系自形成至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当前的中国、美国、东盟三边关系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矛盾与共同利益并存的复杂局面,因而形成于冷战时期的传统三边关系理论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未来中国、美国、东盟三边关系的发展将受中美关系的走势、东亚区域一体化、中国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的选择3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其走势较为乐观。  相似文献   
4.
"人的安全"是一种将人视作安全主体的全新安全理念。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开始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东盟试图从广义上来理解"人的安全"并突出其"免于匮乏的自由"的一面,在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的关系方面东盟强调两者的互补性,在"与人权相关的干涉"等问题上则固守其传统的"东盟方式"。东盟之所以能够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因为冷战后地区安全环境的转变、地区已有"综合安全"观的积淀、非政府组织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东盟的对外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冷战时期,东盟的对外战略主要表现在构建“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力求成长为亚太地区有影响的一极和强化与区域外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等三个方面。东盟实现其对外战略目标的两个根本途径是加速一体化发展和构建区域合作机制。东盟把实现其对外战略目标锁定在“大国平衡”策略上。  相似文献   
6.
严光,字子陵,西汉末年名士,浙江余姚人。据《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光传》载,严光“少有高名”,曾与刘秀同窗。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刘秀思贤念旧,令绘其形貌寻访。严光被找到后,刘秀接他到京都洛阳,并授予其谏议大夫一职,  相似文献   
7.
东盟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点区域和优先方向。中国在东盟推进"一带一路"时面临的经济环境较为理想。但是,主要受南海问题的困扰,当前中国在增进与东盟国家政治互信和维护区域安全环境方面仍面临着挑战。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离间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关系、恶化了南海安全环境,因而增大了中国在东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的战略压力。中国应多渠道入手来应对这一挑战。首先,中国应继续致力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其次,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全方位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第三,在坚持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的基础上,中国应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海洋合作并努力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亚互动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推行融人世界的国际战略。在此期间,中国与东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也渐趋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中国与东亚近邻的互动包含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层面的内容,且这些方面往往彼此交织在一起。因而,仅仅从单一角度出发对中国与东亚之间的互动进行解析,难免有所偏颇。基于此原因,本文试从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与东亚互动的缘起、运行等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澳大利亚对南海局势亦开始予以密切关注,成为影响南海问题发展的新的外部因素.无论从经济、安全还是政治层面来看,南海及其邻近地区对澳大利亚都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因而南海问题对澳大利亚而言“非常重要”.澳大利亚的南海政策呈现出三个基本取向:与美国保持相近立场;防范中国“控制”南海;力倡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事务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化、长期化和国际化,并对地区安全格局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方面只要能够增进与澳大利亚、美国和南海有关声索国之间的互信,完全可以控制、减弱甚至消除澳大利亚介入南海问题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后冷战时期, 东盟的对外战略主要表现在构建“和平、自由和中立区”, 力求成长为亚 太地区有影响的一极和强化与区域外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等三个方面。东盟实现其对外 战略目标的两个根本途径是加速一体化发展和构建区域合作机制。东盟把实现其对外战略目标锁 定在“大国平衡”策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