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1.
王喜国  刘芳 《党政论坛》2014,(23):46-47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说的就是崇德修身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今天,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崇德修身、修身养性,以此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是共产党人理想信仰、精神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共产党人的情感、心理、理想和信仰等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现代性问题研究,我国军事领域的现代性问题至今尚未受到关注.这与中国军事现代性和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很不协调.在分析军事现代性建设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对于军事现代性与军事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证,并从物质基础、人才建设、依法治军、体制编制和军人全面发展等五个方面阐释中国军事现代性建设的基本路径.这对于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的传播何以有效?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从意识形态的产生入手,着重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利益指向性、实践性和生活性特征,为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提供了与传统不同的思路和视角。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三个系统的建设:"认知——宣传"系统,"信任——回报"系统,"信仰——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说的就是崇德修身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  相似文献   
6.
从生活方式视角研究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提高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自觉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军人生活方式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改善军人的存在方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训练,规范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营造学习型军营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提高任职能力是适应世界教育大趋势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选择,军事教育必须向以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重心,向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聚焦;明确学员任职能力的基本定位和结构层次,政工干部应具备十种基本任职能力,形成三个能力结构层次,并从把好任职教育人才培养入口关、瞄准前沿进行课程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  相似文献   
8.
林玉飞  王喜国 《探索》2002,1(5):18-19
“三大法宝”、“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是对不同时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中蕴含和贯穿着三个共同的主题生产力、人民利益和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只有始终把握生产力、人民利益和党的先进性这三个永恒的主题,才能解决好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领导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院校的重视,从深化理论研究、注重目标牵引和科学选择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对国外海军院校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我军院校开展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如下:深化理论研究,指导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注重目标牵引,建立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科学选择教学方式,增强学员领导能力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