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回顾业大的发展进程是令人鼓舞的。业大现在已经站住脚了。现在看得很清楚,在全国办成人教育中,我们的条件包括领导、教师、教材等都是很不错的,应该把学校办好。如果办不好,只能怪我们努力不够或者工作有失误。我们要把业大办成好样的学校,办成合格的学校,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学校,高水平的学校,就要从现在起,突出地抓教学质量。现阶段是抓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如果现在不把质量抓好,那么前段工作就会功亏一篑。我们业大的学员毕业以后,要改变法院干部队伍结构,这不是简单地改变法院干部队伍中文凭持有者数字的结构,而是要货真价实地改变干部队伍质量的结构,既要真正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真正出人才,而且这批人才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如果办大学只是或主要是造就了一批文凭持有者,那么,这些  相似文献   
2.
再论审判方式改革王怀安从去年开始,审判方式的改革在全国深入开展。究竟审判方式改革要改些什么,往哪里改,改革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各地法院都在实践中探索。这里,我想就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思路,谈几点认识。审判方式改革的目的我们推行审判方式改革,不是改宪法、...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9日至31日,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原副院长王怀安同志就当前审判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化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正在实施的审判长选任制到江苏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先后到省高院、无锡中院、南京中院,并深入到南京鼓楼、玄武法院,无锡北塘、郊区法院,通过旁听开庭,召开业务庭长、新当选的审判长等相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情况,听取汇报。考察结束,王怀安同志就总体情况作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刑事诉讼程序运行(尤其是强制措施的适用)离不开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的支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的多元化、人口的流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家对个人的社会控制正在逐步弱化。我国必须利用规范、组织和信息等多种社会控制机制提高社会管控能力,以一般的社会控制来辅助、减少或者代替诉讼内的强制措施干预,为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公开审判     
法院审判案件要公开进行,对任何一个重视法制的国家都是一个原则问题。 公开审理是我国宪法原则 公开审判包括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这是审判工作的重心。审理案件要公开进行,不仅是法院的工作制度,而且是国家根本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早在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相似文献   
6.
<正> 董必武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法学家;既是我们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又是我国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史上,他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思想理论上,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董老投身我国革命是最早的,从1920年在湖北创建共产主义小组起,毕生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董老从事法律的研究和实践也是最早的。在旧中国,法律很落后,学法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它通过规定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通过规定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任务,从而保障我国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等民事法律规范的实施,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早在1989年第14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任建新院长就提出要抓公开审判,以后第15、16次会议都把公开审判上升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到哪里去,就是解决一个庭审功能的问题。过去一些好的传统要肯定、要发扬,如强调对人民负责、强调便利群众、强调实事求是、强调民事审判要做思想工作、强调调解,这些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是改革的方面。但是,在新的时期、新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论审判方式的改革王怀安“法庭审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法学家董必武早在1957年就提出过这样著名的论断:“公开审判是审判活动的重心”。这是从诉讼活动进程来看法庭审判活动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和国际舆论对一些重要案件的开庭审判都...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酝酿了很久,现在全国各地法院都在行动。就最高法院来讲,早在1989年第十四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任建新院长就提出要抓公开审判,以后第十五、十六次会议都把公开审判上升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最高法院有关部门,如民庭,在历次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都提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到哪里去,我看,就是要解决一个庭审功能的问题。过去一些好的传统要肯定、要发扬,如强调对人民负责、强调便利群众、强调实事求是、强调民事审判要做思想工作、强调调解,这些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是改革的方面。但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