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洲 《求实》2012,(4):34-37
当代社会,由于技术理性与经济理性的极度膨胀,伴随着物质富足的是人们精神的贫乏与衰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其实质是文化裂变和转型中的一种文化价值冲突。提升中国人的人文自觉,通过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实践,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转型,就会把信仰危机变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文化认同危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信仰危机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重建文化认同是当代中国人最高的精神诉求,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核心政治是中国政治实践的基本模式。中国具有高度政治化的国家传统,过去全民讲政治,是全面化的政治。改革开放后,作为政治核心的党中央,改变了旧的政治思维,更新了政治发展理念,调整了政治工作的重心,推动我国政治梯度发展、渐进改革。从全民政治到发展政治,再到民生政治,体现了从全面政治化到政治核心化的政治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立洲 《求实》2015,(3):46-52
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依托于文化世界。建构主体性文化教化模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文化教化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其内在要求;其次要形成文化教化关联现实生活的良性机制;最后要形成文化教化"多维辐射"的组织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主的建构与发展,积极顺应了世界民主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国内发展对民主的新要求,通过不断创新,中国民主形成了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复合式内在结构模式,形成了多维互动的民主发展的动力机制,使民主的建构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郭聪惠  王立洲  曹爱琴  夏永林  宁馨 《前沿》2013,(13):115-117
大学生正确态度的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及其形成的原因,积极帮助大学生转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性的关键.文章依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通过大学生对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与态度,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作了具体分析,为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和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宋楚辞创作衰微,高似孙《骚略》载拟骚之作33篇,可谓独盛。但高氏既明言反对楚辞创作的蹈袭,所作《骚略》又有极大的模仿痕迹,此诚不可解。本文对《骚略》的命意和体例做出分析。认为他编选《骚略》的命意是"以骚解骚",即用自己的拟骚创作来对屈原的情志做出阐发。而他对屈原情志的阐释可以概括为"芳香雅洁,冲淡自守"。最后指出高似孙的"离骚不可学"、"以骚解骚"等观念是北宋以来拟骚创作求新、求变失败后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8.
“亮子,你去通知月子,下午村民会上你俩抓阄吧。”旮旯村妇女主任连洁显很无奈地对本村侄子肖亮子说。亮子“嗯”了一声,就一颠一颠地通知张月子去了。旮旯村属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带,偏僻闭塞,山大沟深,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水资源极其贫乏,且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最近妇联实施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着力解决北部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旮旯村被分配了投资新建两口母亲水窖的名额。但村上20来户人家,给谁好呢?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根基之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制度建构,先后经历了断裂式的制度建构和创新性的制度重构过程,而伴随中国制度建构过程的是其文化根基的现代转型,以及文化建构的断裂与重构过程。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需要研究制度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反思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动因,以构筑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0.
王立洲 《前沿》2009,(9):30-33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理性的极度膨胀,伴随着物质富足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衰落。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同样出现了人的存在意义的危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转型引发的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变革。重建价值体系和意义世界,把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有机统一,通过现代性生活世界的实践,实现人的现代转型,就会把危机变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