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国家建设已经取代政治发展成为政治现代化研究的主要解释路径。然而,当前基于西欧早期国家形成经验的"财政-军事国家"解释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必须发展出新的、更具解释力的概念范型来认识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国家建设进程。"治理型国家"正是这样的概念范型。在"治理型国家"的概念框架下,通过中西比较可以发现,由于西欧国家不独占治理权,通过选举式民主来驯化国家权力不必然带来良好的治理。中国存在悠久的国家治理传统,而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如何解决国家集权与分化治理的矛盾。当代中国的实践表明,"治理型国家"建设的重点,就在于国家如何有序且有效地推动社会成长,最终形成国家与社会共生共治。  相似文献   
2.
在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中,"建造民主"是一种显著的民主化模式。由于种种原因,"建造民主"这一术语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建造民主"是指倚重政治精英和寡头集团的政治力量,以最短时间自上而下强制推行民主化计划的做法。事实上,"建造民主"的后果不仅在于民主制度难以在社会中扎根,更在于新兴的民主化体制并未兑现其应有的承诺,但是由于它们赋予了推动民主化的威权领袖更大的合法性和制度基础,使这些号称民主的政权并未被颠覆,反而在民主化计划严重受挫的条件下维持了稳定,从而给民主化蒙上污点。它的失败不在于挫败民主,而是污损民主。  相似文献   
3.
跨域治理的概念谱系与研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域治理是指跨域事务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公共目标和解决共同危机所展开的合作与管理活动。在阐释跨域治理概念谱系的基础上,讨论了跨域治理的过程、结构与整合模型,以期从文献整理分析的角度对跨域治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并展望跨域治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自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来临,各国为了解决信任危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的问题,开始了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历程。依托成熟或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市场化是改革的基本取向。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公共行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改变传统的“官僚制行政”特征,确定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申剑敏 《党政论坛》2014,(23):22-2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变化、在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国家治理体系是紧密相连的宏观系统。从横向看,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从纵向看,在中央集中制的结构下,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在地方得到有效延续和落地。因此,在国家治理这一新的战略视野下,国内各区域的协调发展也面临着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变化、在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国家治理体系是紧密相连的宏观系统。从横向看,它涵  相似文献   
7.
由于转型时期社区矛盾和民事纠纷的增加,社区调解对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和秩序控制的作用日益变得重要。社区调解源于传统中国乡村自治基于法外情理的民事调解,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被赋予新的涵义,它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法外治理,既强调法外的情与理的运作,又主张法、情、理三者的结合。与正式社会控制不同的是,作为非正式控制方式的社区调解,其社会功能不仅在于秩序控制,而且在于社区团结和社区自治。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其在社区调解中的角色正面临挑战,但是社区调解的变化本身也是居委会重建其自治功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