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八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制约大中型企业活力的诸因素还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笔者认为:除了企业机制、宏观调控……等众所周知的因素外,知识产权也是制约和影响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因素。 (一) 知识产权是指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权利。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由于其具有涉及到人类一切由智力创造的成果这一特点,对增强企业活力有重要的作用。 1.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衡量企  相似文献   
2.
申勇 《法制博览》2013,(5):128-129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船舶融资租赁是一项风险极高的经济活动,其中涉及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一般风险,也涉及到船舶优先权风险、船舶留置权风险等特殊风险。本文从船舶融资租赁的概念及法律特征入手,详细分析了船舶融资中可能遭受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各种对策,以期能更加促进我国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经济特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完整的发展思路,推动了特区的第二次创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特区理论。今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将在辉煌中迎来20岁生日。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重温邓小平同志经济特区建设思想,认真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对特区的重要指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尽快实现把…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本文以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为研究范本,全面阐述了东南海区域联动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了限制本区域均衡发展的核心因素,提出了推进东南沿海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5.
承认生态的商品属性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发展生态商品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要制定有关的交易规则,形成生态化产业体系,建立区域生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申勇 《团结》2000,(4):6-8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北地区,要有新思路”。这就是说,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东部发展的方法,如先搞特区,再搞开发区,以梯度发展战略带动整个西部发展,而是要探索新的办法。但是,在探索新思路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东部开发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一些  相似文献   
7.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也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该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建后,经历了从革命到执政的历史演变,品尝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无数辛酸。90年的持续成长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成功渡过低潮或失败的重要法宝之一就在于选择某些特殊的地区建立不同类型的特区,在不同年代点燃了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论述是对于中国30多年经济发展的总结,为深圳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过去的发展,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同样遇到活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争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激发"改革活力、创新活力、土地活力、产业活力、文化活力、人才活力、生态活力和城市活力",建设"活力之都"。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因此,建设和实现小康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