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做出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在全省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确保县县达小康,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此,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从从江县的社会实际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狠抓创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措施,努力形成整体合力,探索符合从江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山区、民族、边境、贫困"的特点出发,以边境民族社区管理为载体,分析云南边境民族社区管理工作面临的社会问题,提出边境民族社区管理的对策。有利于贯彻"边境兴则云南兴、边民富则边防固"战略,实现云南边境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已经完成了党中央在十九大的部署。艰巨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任务,也是全国人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基于此,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安排和部署下,主要是为了使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能够顺利对接,在政策安排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题,落实好两者在内容上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升级,使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社会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民族地区农村也处在转型期,社会风险不容小视。乡村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的基础,贵州省锦屏县华寨村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利用契约的伦理性,制定了《村民自治合约》,实现了乡村民主自治,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数量众多。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就意味着全民族法律意识的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不高,将会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对美丽乡村建设、创建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意义重大。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法律意识的基本现状,为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提供有效的依据,探索一条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自治地区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也要进入新的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行政文化具有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的意义,相比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地区行政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这些特点也影响了民族自治地区行政文化的建设,这不利于行政活动的实际效果。重视和加强民族自治地区行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