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本文是对失学青少年、失业青少年、贫困青少年、孤残青少年和偏差青少年的就学、就业、家庭和日常生活状态和意愿进行调查后的研究报告。本文提出 ,针对弱势青少年生存的现状 ,政府应该制定切实有效的公共政策 ,提供必要的救助。  相似文献   
2.
弱势青少年研究:一个批判性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福财 《青年研究》2006,3(6):11-19
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弱势青少年研究进行了批判性评述,分析、廓清了包括弱势青少年的概念问题、弱势青少年的成因、弱势青少年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政策取向等有关弱势青少年研究的基本问题;指出以往的弱势青少年研究中存在的包括淡漠弱势青少年的声音、忽视其主体性与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等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程福财 《检察风云》2014,(11):11-12
"祖国是所有孩子的共同母亲。"这是现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句子。它的背后,包含着国家竭力保障每一个孩子合法权利的庄重承诺,也渗透着民众对国家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深切期待。摸查:中国有一大批得不到家庭适当监护的儿童基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天然的血缘、亲情连接,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法律,都将抚育孩子的责任交托给其父母,强调父母具有照顾、保护和教育孩子的道德义务与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都市里的辍学青少年--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探讨了都市青少年辍学问题,指出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合理化"、家庭教育的失位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是导致都市青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测量了流浪儿童这一社会边缘人群的主观幸福感.调查发现,尽管流浪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并且时常为负面情感困扰,不少流浪儿童在街头也常保有积极的正面情感.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系统关注家庭在照顾儿童方面面临的压力与需要。在对上海1543名1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随机抽样调查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上海众多家庭(成员)面临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儿童照顾负担沉重的问题;和经济资助政策的完备相比,在社会化照顾和对家庭照顾的支持层面,国家干预的力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现有的各项社会政策与服务都没有积极回应家庭对临时与长期照顾儿童的社会服务的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发展临时与长期的社会化儿童照顾服务,积极预防儿童忽视与儿童意外伤害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人大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人大工作只有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立足自身定位和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求。本期《探索研究》栏目特遴选了部分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程福财 《公民导刊》2008,(10):50-52
根据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安排,6月19日至6月25日,由我带领第三批55名县党政领导干部赴江阴、昆山学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这次考察学习,是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县委、县政府为推进思想解放、促进扩大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期间,我们既学习考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丰十会发展概况,又参观学习了城市建设、港口建设;既考察了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情况,又学习了这些地方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外经外贸等多片面的经验,其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发展战略先人一步、产业规划科学前瞻、软硬环境优质先进、人民生活富裕丰硕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受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在医保制度中,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方,是医疗服务需要的实际创造者,具有左右医疗服务消费需求的能力.由于现行的医保制度仍然主要停留在需方策略的层面进行成本制约机制建设,医保成本过高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要成功架构医保制度的成本制约机制,医改的路径必须实现从需方策略向供方策略转变,重构医疗保险制度中各利益主体间的权力结构,削弱医生控制其收入的权力,彻底改革某些医方主导市场来为自己所属部门、所属群体谋私益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程福财 《青年研究》2012,(1):50-56,95
儿童抚育事务在传统上主要由家庭承担。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才开始系统关注并发展儿童社会福利,为抚育儿童的父母提供制度化的国家支持,并对父母亲权的实践进行国家监督。尽管不同的儿童社会福利理论对于如何界定家庭与国家在儿童抚育与儿童福利供给过程中的关系模式存有分歧,但是,关注得不到家庭适当抚育的儿童的福利,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福利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共识。鉴于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儿童抚育模式出现失灵,积极发展选择性的儿童福利服务具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