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阻碍与困难甚至出现制度变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演进的一般历程,接着分析了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价值与理念,最后,从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建立科学的职位分类管理制度,体现功绩主义的精神等三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毛泽东思想百花园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体现于毛泽东关心、思索、研究的各个领域,是贯串始终、联系毛泽东思想的主线。毛泽东的创新思想主要有四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2011年2月23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法定继承纠纷。原告小马诉称,自己系被继承人老马的孩子,其生父即被继承人老马因病突然去世,死后留下多处不动产以及数百万元的资产和数千万元的拆迁补偿款。但是,被告等人却拒绝分给自己遗产。因此,孙某作为小马的生母.以小马法定代理人的身份替小马将被继承人老马的妻子余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分割老马的全部遗产。  相似文献   
4.
酒店业发展亟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诸多瓶颈,需要创新性突破。每月轮换的工学交替模式可以较好地融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学校和酒店的共同培养目标。完善和推广工学交替模式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酒店行业,推动酒店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许多政治家十分重视人才的使用,由于用人得当,使得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以马列主义的观点分析古代的用人思想,从而吸取和借鉴其精华,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用贤则治,不用贤则亡的区才思想看重人才,视为栋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要治理好国家,除了需要一个英明的君主外,还需要一批贤臣良将。因此,古代思想家很重视人才的使用。儒家把能否用贤看作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孔子对鲁哀公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请直,则民不服”。(1)“直”即正直之士,“枉”指好邪之人。正直之士位于奸人之上,民众就服从,反之则…  相似文献   
6.
优秀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以“五教”原则为核心的人伦道德和对道德修养的要求。要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务员的薪酬水平目前在社会上存在较大争议,不同群体从各自利益和角度出发,得出的认识和看法大相径庭。为做到客观科学合理合法地确定和调整中国公务员的薪酬标准,文章在对公务员薪酬标准的现有认识与实践评述的基础上,从公务员薪酬标准确定的前提和基础、原则与要求以及程序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要科学合理地贯彻平衡比较原则,对公务员进行恰当分类并对其薪酬水平做必要的限制,在薪酬标准确定与调整的程序和机制上做到中立化、公开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公务员和行政组织的效率,中国有必要实施公务员绩效薪酬改革。实施绩效薪酬符合功绩制的要求,可以有效破除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以及革除"官本位"思想观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绩效考核指标难以准确界定,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难以做到客观公正,不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发扬以及损害公务员的内在工作动机和行政机构的公共使命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可以通过准确确定绩效薪酬改革的方向,合理限定绩效薪酬实施的范围,恰当规定绩效薪酬实施的比例与方式等措施,妥善处理和有效克服上述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党和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紧急会议,改组中央领导班子,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及时作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决策,迅速扭转革命危机局面,领导全党实现由大革命失败向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伟大战略转变。本文仅就这一战略决策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战略决策转变的条件与战略策略的新构想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战略决策是由“八·七”紧急会议决定的。它是党根据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国内形势变化,在初步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和剖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