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强制婚检到自愿婚检,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各种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是:自2003年10月1日实行自愿婚检以来,全国的婚检人数急速下降,而各地孕期检查发现的传染病及影响妊娠的各类疾病明显增多,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不断上升。这将严重影响广大群众尤其是下一代的健康,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婚检制度何去何从,本文就此作粗浅探讨。一、我国婚检制度的历史沿革20世纪50年代,针对解放前遗留的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性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患有性病、严重肺结核、麻风病未治愈者禁止结婚。为贯彻《婚姻法》的规定,曾在一些医疗条…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继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这三大战略构想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描绘了我国迈向新世纪,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景。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战略目标,也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对人才培养的问题,就成为我们贵州能否抓住历史机遇,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采集经济、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300余年的工业经济时代之后,现在正在跨入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虽然专家们认为知识经济全面进入人类社会生活至少还需要20年,但从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已显示的规律和作用来观察,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影响。对这种影响作现实的和前瞻性的研究,是社会学工作者的时代课题,本文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几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分别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出发,提出并实践了各自的社会管理思想。总体来看,他们的社会管理思想既有前后相继,更有理论方面的发展创新,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更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就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管理思想实践及其理论创新进行梳理、归纳和反思,以此厘清转型期社会管理的发展路径,以期对今天乃至今后的社会建设有更明确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容全面、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必须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6.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古歌》(以下简称《古歌),是一部非常珍贵的苗族文化典籍。它概括地记载了苗族先民艰苦创业的斗争经历,生动地反映了他们认识自然、改造社会、发展自己的民族精神,是苗族先民思想文化的结晶。它不仅对于研究苗族族源、风俗习惯、古代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对于研究苗族先民哲学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仅就苗族先民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以请教于学者。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教育理论。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与形成科教兴国战略的渊源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建国以来我国两次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背景及政策设计比较 我国现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并不是即兴之举,而是中央政府认真审视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从国家整体利益,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国家安全和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根本利益着眼,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升华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容全面、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必须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