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孟建华  肖跃 《学习导报》2011,(17):46-46
1952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亲£为段德昌家属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巨中央人民政府革命牺牲军人亲属光旁纪念证,序号为零零零零壹号。 段德昌1904年出生在湖南省南差九都屋场。1924年春,段德昌考入湖矗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党组织派段德昌到黄埔军校参加第4期学习,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道德现状 问:如何评价中国社会目前的道德状况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各界说法很多,滑坡论有之,进步论有之,混乱论有之,各家有各家的道理,各人有各人的角度,您能谈谈看法吗? 魏杰:当前的道德评价我看有两种,一种评价是道德滑坡,另一种评价是道德进步,我的看法是,滑坡不确切,进步也不确切。 中国现在是两种道德交替的时期,一种是计划经济包括自然经济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已经开始在瓦解,而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形成,所以是一个很怪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市场经济最好的东西能找到,计划经济最坏的东西也能找到,而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中许多好的观念却被抛弃了。我认为,中国现在的道德状况是,新的道德体系没建立,旧的道德体系在慢慢崩溃。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展往往伴随着这样一个问题:文明和野蛮一起生长;经济增长和道德进步难于同步;财富的拥有,常常同时带来良知的丧失……这几乎成为古今中外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发展史,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难题。 今天,当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处于又一次重大的变迁过程时,上述难题亦在人们猝不及防中突现出来。人们为此而争论不休,困惑不解。鱼与熊掌是否不可兼得?社会各界都在试图探寻一条经济发展快,社会代价小的新思路。 本期学者访谈的主题是:经济增长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为了使读者全面地了解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各种观点,我们分别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罗国杰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魏杰先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现代化问题研究专家孙立平先生。在此将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阐述的观点转呈于读者,以期引起人们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