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舒芜 《瞭望》1989,(24)
廉政肃贪,我很赞成,可又很不关心。 赞成,是因为我反对别人贪污,(这简直是废话!)自己也不想贪污,——想也没机会,“葡萄是酸的”。 不关心,是因为我反正无能为力。 我不知道谁在贪污,他怎样贪污,贪污了多少。报上说已经设了多少举报机关,我不知在哪里,即使把我请了去,我也举不出一个人名,报不出一宗案件来。既是关心也没有用,何不索性不去关心,倒省得  相似文献   
2.
舒芜 《瞭望》1992,(26)
五十四 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二云:“闽中曹能始在明末以诗人称,有得家信诗:‘骤惊函半损,幸露语平安。’时在平远台饮次道此,各以为佳。独一客谓‘露’字不如‘剩’字之当;大抵‘平安’注函外,损馀曰‘剩’,若内露,不必巧值此字矣。及予归寓,寓客五六人夜坐饮,为述其语,众复称一佳。中一客又曰:‘不然。两语不必接,露不属损。“剩”便拙凿’。说诗之各有意见如此。”  相似文献   
3.
舒芜 《瞭望》1991,(50)
《庄稼花》就是庄稼花,作者追求的就是庄稼花之美。作者写道:“一片庄稼地便是一片大花圃,从春到秋,花开不断。春天里,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开,把无边的大地染成一片金黄,遍地金光闪耀,照得人们连眼都睁不开!真是绚丽、光耀极了!每到这个季节,我们家乡的太平原上,空气里都充满了那甜丝丝的香气。夏天里,绿满田野,花也繁多,芝麻花雪白,豆花紫红,南瓜花金黄。秋天里百花开始凋零,花圃里只有菊花傲霜怒放,可庄稼地上也还有一天云锦,那是荞麦花。它一开花,一地银白,象是遍地瑞雪。”这就是庄稼花之美,也就是《庄稼花》之美。  相似文献   
4.
舒芜 《瞭望》1992,(12)
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八引《漫叟诗话》云:“诗中有一字,人以私意窜易,遂失一篇之意,若“相公亲破蔡州来,,今‘亲’字改作‘新’字是也。”胡仔曰:“《酬王十二舍人雪中见寄》云:“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前平满白皑皑。今朝踏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今‘从’字改作‘仙’字,则失诗题‘见寄”之意也。” 舒芜按:二首皆韩诗;杨慎《升庵诗话》卷五亦有论“诗从”不当  相似文献   
5.
对仗与平仄     
鲁迅的文言文小说《怀旧》中,描写私塾老师教学生对课,出题“红花”,对“青桐”不行,因为平仄不调,要对“绿叶”才行,平仄才调。这是旧时儿童语文教育的一项基本训练,会对对子以后,才学开笔做文章。当时是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八股文和试帖诗都要讲对仗,试帖诗尤其要讲严格的平仄  相似文献   
6.
舒芜 《瞭望》1992,(22)
四十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引《洪驹夫诗话》云:“山谷至庐山一寺,与群僧围炉,因举《生公讲堂》诗,末云:‘一方明月可中庭。’一僧率尔云:‘何不云一方明月满中庭?’山谷笑去。”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黄词……云:‘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明人散。’谓思相离之忧,则不得不尽。而俗士改为‘留连’,遂使两句相失。正如论诗云‘一方明月可中庭’,  相似文献   
7.
新春三愿     
一愿今年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去年。二愿今年脑体倒挂现象不继续发展,更好是开始有所扭转。三愿今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胜利。 如果我交上这么一份答卷,这完全是我真诚的愿望,写出来也不费什么力。可是我怕《瞭望》编者为难,发表不发表都不太好办,发表则怕人人都写上类似的这么三条,我相信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愿望;不发表则退稿难于措词,你不能说我这么写有什  相似文献   
8.
舒芜 《瞭望》1989,(18)
清人笔记小说中有乐钧《耳食录》一种,吴嵩梁序称其“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据我看,“儿女缠绵,仙鬼幽渺”的部分,大致不出《聊斋志异》的范围,笔力稍弱,没有很大特色,倒是“里巷谐  相似文献   
9.
舒芜 《瞭望》1992,(15)
十三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木芙蓉诗》云:“唐人裒《刘禹锡嘉话》云:进士陈标诗咏黄菊葵云:‘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憎处只缘多。’余尝语客:花多固取轻于人,何憎嫌之有。因论木芙蓉全似芍药,但患无两平字易‘牡丹’字,欲改此字作‘得人轻处只缘多’。众以为善,且谓移‘芍药’二字在句首则可矣。余以失全句为疑。或云:《本草》:芍药一名馀容。因缀一绝云:‘花如人面映秋波,拒傲秋霜色更和。能共馀容争几许,得人轻处只缘多。’白乐天和钱学士白牡丹诗云:‘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折来比颜色,一树如瑶琼。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因知‘轻’字为胜。’  相似文献   
10.
舒芜 《瞭望》1992,(23)
四十二 胡仔《苕漠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五引《陈辅之诗话》云:“萧楚材知漂阳县,时乖岸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作‘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