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程静  苏承英  陈军 《学理论》2009,(17):164-166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阆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对这些优势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挖掘,将会充分发挥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城市景观价值、旅游休闲价值和经济转换价值,进而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又必须加以合理地保护,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证阆中原生态文化的永续长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理论与实践批判中全面生成了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其中,对高度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其重要前提。通过价值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应当灭亡,代之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通过科学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产生;通过历史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准备了条件。正是这些批判,不仅为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找到了合法性根据,而且还揭示了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和现实道路,从而全面生成科学形态的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特征,也是其理论的核心要旨。在此理论观照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整体高度,谋划与建构社会的整体和谐,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苏承英 《前沿》2012,(15):7-10,33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运用多维视野从社会建设高度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复杂而棘手的社会矛盾,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社会矛盾处理方略.从哲学维度看,邓小平对社会矛盾的处理重视矛盾的特殊性,灵活多变地加以解决;着眼于对立面的同一性,力促双赢或多赢.从经济学维度看,邓小平对社会矛盾的处理注重成本性,力争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好效益;重视利益的基础性,注重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从社会学维度看,邓小平对社会矛盾的处理注重民主和法制,强调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机遇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内涵。它揭示出要科学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重视机遇;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发现机遇;要善于促进矛盾的转化,把握机遇;要善于发挥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用好机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