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建国  莫先武 《学理论》2012,(27):104-105
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艺术哲学研究的专著.朱志荣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中国艺术哲学的特质——生命意识,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方式:超感性的体悟方式.通过超感性的体悟方式,他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生命意识与艺术品实现了内在沟通与融合.朱态荣为我们构筑的中国艺术哲学,为我们反省自己的传统艺术与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界文学批评模式主要是判断批评,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政治、道德判断,一是智性分析判断,这让批评堕落成一种工具,扼杀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创造性.应提倡“想象批评”,使文学批评真正恢复为一种具有想象力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术界对于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研究一方面将前后期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将他的人生论与美学论、艺术论对立起来。薛雯教授的新著《人生美学的创构》改变了这种分立的学术研究状态,她用人生美学来命名朱光潜美学思想,将他的美感心理研究、诗论研究、谈美与后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几个原本处于分裂状态的几个板块很好地融合了起来,使朱光潜美学思想形成了人生美学这一有机整体,这不仅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一个巨大突破,也将中国美学研究的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